展开文章目录
文章目录
  1. 1. 智慧校园建设项目的政务目标分析
  2. 2. 智慧校园建设项目的业务功能分析
  3. 3. 智慧校园建设项目中的用户角色分析
  4. 4. 智慧校园建设项目中的安全需求分析

目前国内教育的核心问题包含教育资源不均衡、总体教学效率偏低、教育管理效率不高以及体现在学生个体教育上无法做到因材施教。解决类似教育的内在需求需从教育制度改革的宏观层面着手,而在微观解决方法上,信息技术的支持更为关键,需要在教学和管理中广泛深度应用信息技术,涵盖各级各类教育用户,促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生信息素养显著提升,基本形成具有国内、省内、市内先进水平和显著区域特色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模式,建成较为完善的城乡一体化教育信息化体系,实现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1. 智慧校园建设项目的政务目标分析

国家《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规范(试行中)》明确指出数字化校园建设应当达到以下目标:

一、实现校园环境数字化。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通讯、人工智慧等信息技术,实现从基础设施(网络、终端、教室等)、资源(教材、图书、讲义等)到应用(学习、教学、管理、生活等)的数字化;

二、实现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拓展现实校园的时空维度,实现应用系统互联互通;建设网络应用环境,实现校园宽带网络全接入、全覆盖;促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建设、应用和共享,让每个班级都享受到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打造网络学习空间,促进师师、师生、生生、家校之间的互动;

三、实现用户信息素养提升。提升学生的信息化学习能力;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管理能力;提升技术人员的信息化服务能力;

四、实现学习方式和教育教学模式创新。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实现信息教学的常态化与创新发展;支持学校服务与管理流程的优化与再造,提供校园管理效能与决策水平。

而在具体实施上,应当建设数字化校园应用体系,主要包括教育教学、教育管理、教育评价与生活服务:

  • 教育教学: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备课、授课、教研与学生学习等信息化教学活动及教学资源的建设与管理;
  • 教育管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务管理、行政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学生管理以及设备资产管理;
  • 教育评价: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学生发展性评价、教师发展性评价与学校发展性评价;
  • 生活服务: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家校沟通、文化生活与社会开放服务。
智慧校园建设项目中的需求分析

2. 智慧校园建设项目的业务功能分析

目前国内教育的核心问题包含教育资源不均衡、总体教学效率偏低、教育管理效率不高以及体现在学生个体教育上无法做到因材施教。解决类似教育的内在需求需从教育制度改革的宏观层面着手,而在微观解决方法上,信息技术的支持更为关键,需要在教学和管理中广泛深度应用信息技术,涵盖各级各类教育用户,促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生信息素养显著提升,基本形成具有国内、省内、市内先进水平和显著区域特色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模式,建成较为完善的城乡一体化教育信息化体系,实现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智慧校园主要用户包含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等四类用户,其用户需求分析如下:

  • 学校管理者:学校管理者对应用服务的需求共同点,是通过信息技术辅助实现其业务流程,对初始数据、过程数据、结果数据进行采集分析,提供多样化统计分析报告,供决策层作为决策依据;但因其管理区域不同、业务范围差异性,需根据不同的业务进行需求分析,如教师培训、教研、教育质量评价等。
  • 教师: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授业解惑,其诉求点主要包含职业能力提升、课前准备、课堂授课、课后辅导四部分。体现在应用需求上面,职业能力提升主要依赖培训、观摩优秀教师授课、参与教研活动;课前准备主要包含教案编写、课件准备;课堂授课需调用课前准备的课件、资源进行展示讲解,需支持课堂分组讨论、课堂练习等互动教学活动;课后辅导包含答疑、作业等。
  • 学生:学生的年龄跨度较大,不同学段学生其对应用系统诉求点并不相同,低学段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仍在培养中,需在教师引导下开展学习活动,对应用系统的要求较低,其需求主要体现在可在教师引导下,开展课前预习、课后作业、答疑及课外阅读方面,可适度开放学习圈交流,培养其展现能力、交流互动能力等;高学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对交流需求较大,可在低学段应用服务基础上开放资源甄选、推送,学业诊断、知识点学习、好友圈等应用服务。
  • 家长:家长关注点主要是孩子在校学习生活情况,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大部分家长已经从单纯关注成绩转向成绩、安全、身心健康等综合情况,需面向家长提供有效的家校共育平台,便于家长能够实时了解孩子在校生活学习情况,同时可就孩子在家情况、教育想法等向老师进行沟通。

3. 智慧校园建设项目中的用户角色分析

本次项目建设的服务对象主要包括教师、学生、家长、教育管理者四类用户,这四类用户的具体需求分别为:

(1)教师:关注教学资源与设备的特性,获取、加工以及存储资源;支持使用资源开展常规教学和探究新型教学模式;关注学生成长,因材施教;教师同时也是课程资源的贡献者,利用系统整理教学过程中生成的动态资源,并在一定范围内分享。支持教师终身学习,提供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渠道。

(2)学生:通过系统获取教师推送的资源进行常规化学习,提升学习效率;使用资源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

(3)家长:及时掌握孩子的在校学习、生活等方面的综合发展情况,有效监督孩子学习和进行针对性家庭教育,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同时,可利用平台的丰富资源和应用辅导孩子学习,减轻家庭教育的投入负担。

(4)教育管理者:校级管理者需通过平台科学全面了解本校的教学质量,无需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统计测验的质量评价分析结果,包括试卷难度、区分度等,以及多学科多班级多维度的成绩对比统计分析;区域教学主管部门对于本区域的学校教学数据可以通过平台实现有效监管,获得准确的区域教育质量测评与分析数据,对教育决策以及学校改进日常教学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4. 智慧校园建设项目中的安全需求分析

4.1 业务保障安全需求

1)可靠性

系统设计实施应采用高可靠的产品和技术,充分考虑系统的应变能力、容错能力和纠错能力,确保系统运行稳定、安全可靠;系统开发要面向最终用户,使用户对系统易于接受、易于掌握、易于操作,系统功能要实用性强、可用性好,确保系统能长期、稳定、高效地使用。

2)可维护性

用户的需求随着时间的推移及社会的发展,有可能发生变化,或者增加了新的需求,因此所选的结构应该是有良好的可维护性。例如模块化设计和适当的子系统间的松偶合度,使得系统架构可以将新的模块或子系统进行维护而不需要对整体架构进行大的调整。

3)可移植性

系统架构应具备跨平台能力,应用架构可以支持多种软硬件平台。

4)高可用需求

支撑大量的政务应用,需要通过主备切换、负载均衡、异地备份等方式保证平台服务的高可用性。

5)可扩展性需求

随着政策变化、社会发展、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从而要求服务能够支持业务不断变化,能够灵活扩展,高度可定制化,满足各类新型业务系统的接入。

4.2 信息安全合规性需求

按照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二级进行设计建设。充分考虑应用层的安全性,做好信息资源的访问控制;系统应能够提供用户权限配置及用户操作审计控制。

1)系统定级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评估要求

信息系统应在设计之初,依据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确定定级对象,分别确定定级对象的系统服务和业务信息的安全保护等级,进而确定定级对象的安全等级。

2)信息系统安全功能设计要求

信息系统在进行功能设计时应包括身份认证、权限管理、安全审计、交互安全、数据分类、数据传输和存储安全等功能,为应用系统提供安全服务。

  • 权限管理功能:对系统用户进行权限管理,为相关职能部门以及各级机构提供权限内服务;
  • 安全审计功能:记录用户操作业务系统与安全相关的行为和操作数据,形成审计记录,保留不少于 6 个月的时限以供审查。并通过实现对审计记录的分析,实现快速准确定位业务系统的安全状态;
  • 交互安全功能:应用系统应对人机交互及系统间调用接口实现安全保护等。
  • 数据分类功能:对数据不同类别进行标记,并进行相应保护;
  • 数据传输和存储安全功能:对重要数据和个人信息进行非明文传输和存储保护。

3) 信息系统源代码编码安全要求

信息系统应在设计、开发阶段遵循源代码安全要求,包括对输入校验、输出编码、会话管理、文件系统访问、数据传输及存储、异常处理和代码注释等进行规范。

4 数据保护要求

系统关键信息应在应用程序中实现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的验证和内容审核流程的功能开发,并对关键业务数据进行分类、加密、脱敏、封装和关联性隔离以及容灾备份等,保障数据在产生、传输、处置和存储等流程中的真实性、完整性、保密性。

5)部署运行安全要求

应当依据国家有关法规、政策及标准要求,针对网络结构、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等领域进行安全防护设计、选型和实施,做到网络结构清晰;网络边界、安全域边界、业务边界隔离防护合理、措施有效;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关键设施自身安全防护可达到信息系统相应等级的安全要求等。

应在信息系统的设计、建设实施等工作开展中形成并不断完善系统安全规划、实施、运行方案,对信息系统的部署、使用、应急响应及恢复处置等过程进行详细规定。

6 安全测评

应开展信息化工程竣工验收时的安全验收测评(含源代码安全审查)、软件验收测评和安全等级测评。


本系列智慧校园建设方案分享了一个中大型普通中学智慧校园的真实案例,该项目公开招标中选的价格逾三千六百万元,项目内容繁多请点击目录中的链接查看相关章节。另外本站在分享时为方便阅读删减、重构了部分内容,原始方案见系列第一篇文章分享的附件。

XX 高新区中学智慧校园整体建设方案.docx

目 录
第一章 项目概述 1
1.1 建设内容 1
1.2 建设思路 1

第二章 建设背景 5
2.1 项目背景 5
2.2 项目依据 6
2.3 信息化现状 9
第三章 需求分析 11
3.1 政务目标分析 11
3.2 业务功能分析 12
3.3 用户角色分析 13
3.4 安全需求分析 14
3.4.1 业务保障安全需求 14
3.4.2 信息安全合规性需求 15
第四章 建设目标 18
4.1 稳步提高学校信息化办学水平,促进办学质量提升 18
4.2 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新模式、新方法 18
4.3 为学校日常教学、教务管理工作提供高效智能管理服务支撑 18
4.4 打造便捷、高效、丰富的校园信息化服务和宣传的渠道 19
第五章 建设内容 20
5.1 建设范围 20
5.2 标准规范 20
5.2.1 行业标准规范 20
5.2.2 技术标准规范 21
5.3 总体设计 22
5.3.1 设计思路 22
5.3.2 设计原则 27
5.3.3 架构设计 29
5.3.4 技术路线 33
第六章 技术方案 44
6.1 校园数据管理平台 44
6.1.1 数据基础管理 44
6.1.2 数据资源管理 45
6.1.3 数据服务应用 47
6.2 应用支撑服务平台 48
6.2.1 基础信息管理 48
6.2.2 接入规范管理 50
6.2.3 开放应用中心 57
6.2.4 统一认证平台 57
6.2.5 视图开发平台 59
6.2.6 可视化分析平台 60
6.2.7 地理信息系统 62
6.2.8 消息支撑平台 63
6.2.9 快速开发框架 64
6.3 “教学考评管”应用 68
6.3.1 智慧教学:智慧授课系统作业管理系统翻转课堂系统教育资源系统出题组卷系统错题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
6.3.2 智慧学习英语听说教学习系统
6.3.3 智慧考试:网上阅卷系统质量分析系统英语听说模考系统
6.3.4 智慧评价 132
6.3.5 智慧管理:选排课系统校园 OA 系统人事管理系统教务检查系统
6.4 云平台设施 179
6.4.1 数据机房:机房建设概述机房装修方案机房供配电及 UPS 系统机房新风系统机房安防系统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机房防雷接地系统机房消防系统
6.4.2 云平台建设,指智慧校园硬件云平台基础设施,详见附件
6.5 网络设施 257
6.5.1 校园网络系统:校园网概述有线网系统无线网系统网络安全系统建设
6.5.2 IP 广播系统 303
6.5.3 综合布线系统 309
6.5.4 室外管道建设 316
6.6 终端设施 328
6.6.1 教室教学多媒体系统 328
6.6.2 精品录播系统 343
6.6.3 计算机教室云桌面系统 349
6.6.4 智能班牌 354
6.6.5 智慧图书馆管理系统 362
6.6.6 校园多功能厅信息化系统 369
6.6.7 会议室信息化系统 400
6.6.8 安全防范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校园一键紧急求助报警系统
6.6.9 标准考场/教室云录播及远程教研巡课系统 426
6.6.10 校园一卡通系统 463
6.6.11 校园电视台 476
6.6.12 校园信息发布 LED 高清显示屏系统 481
6.6.13 考场监控中心大屏系统 492
6.6.14 光明饭堂 497
第七章 制造工艺和质量保证措施 504
7.1 质量控制措施 504
7.1.1 质量控制制度 504
7.1.2 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506
7.2 质量保证措施 516
7.2.1 保证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 516
7.2.2 质量保证体系 516
7.2.3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518
7.3 质量保证流程 520
第八章 交货及安装计划和保证措施 521
8.1 交货及安装计划 521
8.2 保证措施 521
第九章 培训服务方案 522
9.1 培训目的 522
9.2 培训服务流程 522
9.3 培训方式 522
9.4 授课人员安排 523
9.5 培训内容 523
9.6 培训方案表 524
9.7 培训效果评估 524
第十章 售后服务方案 526
10.1 技术支持与服务体系 526
10.1.1 技术支持与服务原则 526
10.1.2 技术支持与服务目标 526
10.1.3 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 527
10.1.4 服务监督管理机制 527
10.2 售后服务团队办公地点及成员数量 527
10.3 服务范围及服务时间 527
10.3.1 服务范围 527
10.3.2 质保期内的服务时间 528
10.3.3 质保期外的服务时间 528
10.3.4 技术支持与服务流程 528
10.4 系统应急方案 529
附件一:交货及安装计划 542

相关文章

  • 智慧校园无线网络系统建设方案设计(通用模板)

    智慧校园无线网络系统建设方案设计(通用模板)

    高中部部署 451 个无线网络点,其中高密度 AP:245 个,普通 AP:206 个;初中部部署 208 个无线网络点,其中高密度 AP:135 个,普通 AP:73 个;将采用混合组网的方式先对无线网络相关设备进行汇聚,再通过汇聚交换机接入核心交换机,与计算机网络系统共用核心交换机、防火墙、入侵检测和出口路由器,保障 WIFI 网的安全和网络稳定。WIFI 网采用双核心设计,通过旁挂无线控制器对全网无线 AP 进行控制,出口侧与外部网络相连。 根据每栋建筑特点,无线终端数量等进行无线网规划,…

  • 物联网常态化智慧教室整体解决方案书&配置清单下载(2024)

    物联网常态化智慧教室整体解决方案书&配置清单下载(2024)

    我们的智慧教室利用了互联网、边缘计算等前沿技术,为您打造一个创新的教学空间。使用我们的系统将大大促进教学与信息技术的完美融合,营造一个定制化、充满创新精神的智能教育环境。此教室配备了由众平科技携手业界伙伴共同开发的先进软硬件设备,并真诚邀请您联系我们体验试用。 本系列《物联网常态化智慧教室整体解决方案》将详细介绍我司智慧教室系统的概念、软硬件架构、方案优势等等。为了保证更好的网页的阅读体验,众平网站分享时会更改部分标题,删减部分图表、段落和序号,需要完整文档的可以联系我们或者下载附件,2023 …

  • 智慧园区解决方案书附件下载(园区综合安防方向)

    智慧园区解决方案书附件下载(园区综合安防方向)

    本系列文档分享一个比较陈旧的智慧园区解决方案书,您各位可以参考一二。智慧化已成为继工业化、电气化,信息化之后的“第四次浪潮”。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两化融合”要求,党的“二十大”提出坚持走“四化同步”道路。经过多年发展实践,园区已成为践行“两化融合及四化同步”的重要载体。因此,发挥信息化在资源优化配置、生产方式变革、管理创新等方面的引擎作用,建设智慧型现代园区,成为新时期园区建设及提档升级的重要任务。  伴随着各地区园区发展壮大,信息化对园区推动作用日益明显,园区信息化水平也…

  • 开放预约管理系统(图书馆/研修间/实训室/自习室等)

    开放预约管理系统(图书馆/研修间/实训室/自习室等)

    开放预约管理系统主要针对空闲实训室、实训设备等实训资源从开放、预约申请、审批、查询等进行全过程信息化管理,老师或学生通过平台可清楚、直观了解实训室及实训设备的状态信息,老师或学生结合自生的需求和实训资源的状态信息进行预约申请,通过对空闲实训资源全过程信息化管理,即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学习机会又提高实训室及实训设备的使用率。 如图: 1. 实训资源发布 平台通过对空闲实训资源进行开放信息发布,支持多种开放发布方式,如:满员在开放、空闲开放、按时间段开放、按项目开放、按专业开放、对特定人群开放、全校…

  • 云桌面建设方案,校园私有云平台建设解决方案

    云桌面建设方案,校园私有云平台建设解决方案

    随着当前的教育和教学对于硬件资源的要求越来越灵活,教学工具和教学软件的更新换代越来越频繁。在传统的 PC 计算模式下,当一个新的应用出现,需要更多的硬件资源使用时,就可能面临旧 PC 的淘汰和新 PC 的采购,从而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传统建设过程中: 1. 数字化校园背景(云桌面)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云计算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技术正在改变每个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习惯,作为培养新世纪人才的学校,也面临着同样的改变趋势,教育思想、观念、模式、手段等各个方面都面临着深刻的变革,教育部也在教育十二五规划…

  • 绿色校园建设项目前端设计(照明管理/环境监测/空调控制等)

    绿色校园建设项目前端设计(照明管理/环境监测/空调控制等)

    绿色校园平台针对校园能耗进行系统管理,对校园内各个空间进行用电电能定额管理,依据设备、空间、时间等维度属性做了更大范围和空间的限电和限额管理,让校园用电能耗管理更加有依据……本文简单介绍绿色校园前端系统,为更好阅读俭省了一些图标,完整内容见附件。 1. 物联网设备安装说明 2. 智能灯具控制 在场景内安装智慧型多功能中控面板情况下对灯具无需进行改动。智能灯具自带 zigbee 通讯模块,可直接与智慧型多功能中控面板进行通讯,可实现: 1)照明设备节能控制 2)具备用电能耗和状态监测功能,进行灯具…

- 联 系 我 们 -

+86 186-2315-0440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子邮箱:i@zzptech.com

工作时间:9:00~18:30,工作日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