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院规模的扩大,信息化程度的逐渐提高,如何实现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与临床信息系统的协同发展,创新医疗服务模式,提高医生和护士的工作效率,继而全面改善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更好的为人民服务,成为我们面临的新的问题。我们一定要认清形势,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医院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才能适应现代化医院科学管理的需要。

本文摘自一个完整的医护对讲解决方案书,本篇是其开篇的项目背景等

医院的信息基础建设是医院物质内涵与科技内涵的重要内容,必须保持与医院现代化的总体水平相适应。加强医院信息基础建设必须把握好以下三个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

医院信息系统的规划和建设不仅要考虑如何提高医疗工作效率和保证数据安全可靠,还要充分考虑病人的需求,做到智能导医、信息透明、方便查询、界面友好。其次,应该以方便使用维护、降低劳动强度、增强才能智慧、提高工作效率作为主要性能评价指标来设计医院信息系统。

2)性价平衡原则

现行的医院信息系统绝大多数是主框架﹢分系统模块式结构,总体造价主要依据主框架的技术先进性、容量、速度以及分系统模块数量的多少来确定。因此,医院应根据自身的特点、目前的功能需求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来选择,以经济适用、适度超前、可扩展为原则,确定系统的技术性能和分系统模块数量的多少,达到系统性能与总体造价的平衡。

3)可持续发展原则

建设医院信息系统要注重系统的柔性、可塑性和可持续发展性,要为近期将来的技术发展留有接口,如无线网络接口、广域网络接口、新增功能接口等。

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使医院实现了医疗质量持续改进,保证医疗安全有据可循,科学规范,改善了医疗服务质量,对医疗资源进行精细化管理,降低成本,加强和改善内部控制,为医院管理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HIS系统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在不断延拓,构建高实用性的信息系统成为当今网络建设的潮流,HIS系统将医院管理向低成本、高效率的模式转变,成功的医院信息化建设会给医院带来巨大的效益。 医院是关系到人民生命和健康的重要部门,医院工作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为人民服务的质量,如何为病人提供高端、特需化服务就需要大视野、大合作、大构想的思路来推动医院信息化建设,提高医院的信息化水平就变得越来越迫切。总之,信息化建设是促进医院现代化建设,提高医院经营质量和效益,提升医院综合竞争力的不可缺少的必要因素。

IP数字医护对讲整体解决方案(附件下载)

1 医疗信息化行业动态

医疗健康是影响国计民生的重大行业,我国医疗健康行业信息化建设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是国家一直以来不遗余力、持之以恒不断进行探索和完善的行业,至2019年已经更迭到第四个周期了,受2020疫情的影响与催化,使第四个周期快速走向成熟。

第一个周期是以HIS系统为核心,主要是财务记账和收费,其核心是财务信息。HIS系统不断扩充了药品信息,建立了医生工作站,通过医嘱驱动收费业务和药品业务,成为了当时医院的主要信息系统;

第二个周期是在21世纪,信息化以CIS系统为核心,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为城市中心医院带来激增的就诊量,各种医技系统应运而生。如影像存档传输系统(PACS)、放射信息系统(RIS)、检验信息系统(LIS)、超声信息系统(UIS)等。患者的数据分散在这些不同科室的系统内,检查检验结果需患者进行收集后提供给医生进行诊断;

第三个周期是以互联互通为核心,2010年后,随着医院各类科室级系统和排队叫号、输液管理等医疗事务辅助系统的不断增加,医院的信息孤岛越来越多。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发展到这个阶段是各类系统之间是割裂的,数据共享程度不高,各系统厂商间使用的接口规范不一样,数据结构不一样,因此对各厂商各系统间数据互通造成难度,甲方付出的成本也较多,严重者甚至会被核心系统厂商绑架,在这种环境下,集成平台应运而生,成为了二级以上医院的标配。

第四个周期是以建设智慧医院为核心,随着医院大楼的改扩建和新建,在信息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在国家政策的正确导向下,新建及改扩建医院至少需要考虑未来10年至20年的发展规划。早在2009年IBM提出“让我们共建一个智慧的地球”从而引发智慧医疗的概念,至今已经经过近10年的完善与探索实践。

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于2019年3月21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召开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医疗服务发展正处在从“信息化”向“智慧化”过渡的关键阶段,在提升医疗质量和效率、优化区域间医疗资源配置、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同时还表示:“今年的重点首先是明确什么是智慧医院的定义和内涵”,并对智慧医院建设范围作出指导,主要圈定在三大领域:第一是面向医务人员的“智慧医疗”,第二是面向患者的“智慧服务”,第三是面向医院的“智慧管理”。与此同时,国家卫生健康委还发布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主要考察医院在信息化条件下的患者服务能力,对诊前、诊中、诊后提出了全程服务的指标要求。

2020年1月,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将医疗行业推到公众面前。在抗击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无处不信息,无时不信息”的特点,充分表明医院要加速建设智慧医院已势在必行。

2 医疗行业信息化建设需求分析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导致了湖北甚至全国绝大多数医院的ICU重症监护病房接诊量达到历史峰值,也是全国抗疫力量支援的重点和救治难点。床旁设备和患者信息集成度低,无法自动及时精准采集数据,需要医护人员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收集和记录;繁杂的化验、检查结果产生的海量医疗数据在医院的各个信息系统中分散呈现,临床关联性差,需要医护人员在不同界面搜索、整理;医院现有的信息系统无法实现持续性优化,难以满足临床诊疗指南、质控及临床科研不断发展的需求;

在后疫情时代,这无疑给医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定位“中部医都”,面对疫情,却因ICU病房严重不足、普通病房不符合传染病病房标准等限制,致使其原本引以为豪的丰富医疗资源变得捉襟见肘,因此我们在建立在勇于担当,敢于创新,下大力气,花大功夫的基础上全速建设诊前诊中诊后全流程的闭环服务,全力打造智慧医院体系。

3 智慧医院建设项目原则

着眼于医院现状与整体扩建的期望,结合疫情的痛点,以全局和整体的思维,用后疫情时代智慧医院整体建设的思路来设立整体框架,以整体、全面的设计为主,遵循“整体设计、分步实施、切实可行”的原则,立足后疫情时代下,严格执行一人一诊一室并结合当前一院三区的实际情况建设智慧医院,同时密切关注国家和兄弟医院信息化和智慧医院建设的进展,充分汲取各地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以促使医院在后疫情时代下的智慧医院建设上能够站在更高、更新的一个层次。


本系列文章介绍了一个完整的数字医护对讲解决方案(名科),方案原文结构完整、内容详实、图标清晰,这里为保证网页浏览效果进行了一定俭省和重构,发表在此仅供学习交流,未尽内容见附件。

IP数字医护对讲整体解决方案(附件下载)

数字IP医护对讲解决方案(带清单).docx

密码 zzptech.com 大小 10.8MB 来源 珠海名科 价格 ¥5.00
已付费?登录刷新

相关文章

  • 智慧医院建设项目解决方案:项目需求分析

    智慧医院建设项目解决方案:项目需求分析

    智慧医院通过评价指标对医院进行综合性评价,评价指标分为常规指标及核心指标,核心指标会根据年度关注重点进行调整,其中2023年度重点关注便民惠民服务及信息整合能力。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及政策要求的调整,评价指标也将不断调整完善。智慧医院评价体系共有4个一级指标,分别为能力、应用、平台、成效,全方位评价智慧医院的建设情况。 能力部分包括基础设施、团队建设、创新能力,评价智慧医院建设的基础能力。应用部分包括智慧便民、智慧医疗、智慧护理、智慧医技、智慧管理、智慧后勤、智慧保障、智慧科研和智慧教学,评价…

  • 病患体征看护系统解决方案

    病患体征看护系统解决方案

    前医疗信息化的基础建设中,唯独床位动态数据,尚无可靠采集来源。对于术后病患的看护工作,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很大,特别是夜间的护理人员;另外,医护人员对病患早晨的身体状况与体征状况询问,患者本身可能并不能准确地描述出自己的状态,而这些数据对患者本身(特别是术后患者)的治疗是十分重要的,这些目前大多数的医院都存在这样的问题。鉴于前述情况,医院迫切希望能够解决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利用物联网先进的技术手段可以减轻病患监护管理过程中巨大的工作量,解决传统管理上存在的难题,将医护人员从传统 “人盯人”的落后…

  • 中国医院信息化状况调查报告(2021-2022年度)

    中国医院信息化状况调查报告(2021-2022年度)

    从众平科技网站上可以了解到,近两年关注智慧医院项目的朋友越来越多,但中国医院的信息化状况到底怎么样,或许很难说清楚,近日,中国医院协会信息专业委员会发布了《2021-2022年度中国医院信息化状况调查报告》,希望阅读全文的朋友请移步该机构官方网站(www.chima.org.cn)下载,这里仅转载核心内容。 中国医院协会信息专业委员会(CHIMA)从2006年开始每年组织开展中国医院信息化状况调查工作,调查内容涵盖医疗行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基本建设、经费投入、技术应用、应用系统建设及发展过程中遇…

  • 智慧医院建设项目解决方案:病案管理系统

    智慧医院建设项目解决方案:病案管理系统

    当前时期,国家全面推进“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大力推动互联网医疗新兴业态发展,发展远程医疗和智慧医疗,数字化病案管理系统改变传统纸质病案从收回至入库归档的人工操作,利用条形码自动识别技术,应用到病案管理过程中的回收、整理、入库、归档、上架、下架、借(调)阅、归还的业务环节中,提高病案数据采集和信息处理的速度,保证病案运行环节中的准确率,为医院管理者提供详实、准确、及时的病案基础数据。 本系列文章分享了一个比较新(2023y)的智慧医院建设方案,原文系某三甲医院智慧医院项目的真实案例,全文共20…

  • 急救时间管理是什么?急救时间管理系统基本功能说明

    急救时间管理是什么?急救时间管理系统基本功能说明

    在中国,脑卒中是致死率和致残率最高的疾病。《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7)数据显示,我国 40 岁以上人群现患和曾患脑卒中人数为 1242 万,且脑卒中患者年轻化趋势明显,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了严重的经济负担,是因病返贫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对于卒中患者,时间就是大脑,在发病 4.5-6 小时内实施静脉溶栓是脑卒中急性期救治的主要手段,因此,DNT(入院到溶栓时间)至关重要。 1 急救时间管理解决方案 急救时间管理系统主要由患者手环、医生工卡、物联网基站及急救时间管理系统,DNT 数据库组成,具体应用…

  • 互联网医院包含哪些系统?互联网智慧医院建设方案(含附件)

    互联网医院包含哪些系统?互联网智慧医院建设方案(含附件)

    近年来,互联网信息技术在医疗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互联网诊疗服务、互联网医院等“互联网+医疗服务”新业态快速发展。同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以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等3个文件的通知》等文件的出台,对互联网医院、互联网诊疗服务的建设、运营提出了指导性的要求:包括从互联网医院的准入、诊疗行为的范围、互联网监督平台的建设、科室设置、人员要求、技术要求、诊疗行为、电子病历、在线处方、信息安全的服务流程等方方面面。2019…

- 联 系 我 们 -

+86 186-2315-0440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子邮箱:i@zzptech.com

工作时间:7*24h,全年无休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