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文章目录
文章目录
  1. 1. 监测目标与系统功能
  2. 2. 系统组成与监测内容
  3. 3. 典型设备配置清单
  4. 4. 应用成效与优势

水库大坝作为重要的水利工程设施,是防洪调蓄、农业灌溉和城市供水的重要保障。然而,随着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天气增多,以及部分水库设备老化、监测手段落后等问题暴露,水库大坝的结构安全、水文运行和渗漏情况日益成为水利管理的难点与风险源。

为此,基于现代传感器技术、物联网通讯、数据分析与智能预警能力构建的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系统,正逐步成为“智慧水利”“数字水利”体系的核心组成。这一系统通过部署多类型感知设备和集成数据平台,实现对大坝稳定性、渗压状态、水位流速、降雨过程等关键变量的连续监测和智能化预警,为防汛减灾提供精准、实时的科学依据。

1. 监测目标与系统功能

水库大坝监测系统主要围绕三个核心目标开展工作:

  1. 结构安全监测:实时掌握坝体形变、位移、裂缝扩展、渗流通道发展等信息,预判潜在失稳风险。
  2. 水文环境监测:监测库区及上下游水位、降雨量、入流/出流/渗流等水动力变化,评估水库运行状态。
  3. 辅助监控与预警联动:通过视频巡查、广播预警和数据上传,增强应急响应效率与信息传达能力。
水库大坝安全监测技术方案详解:构建数字化水利防线与预警能力

2. 系统组成与监测内容

水库大坝监测系统采用模块化架构,依据实际地形结构与运维需求进行分层配置,涵盖以下关键子系统与监测任务:

2.1 大坝安全监测

  • 水平与垂直位移监测:使用 GNSS 高精度监测站实时捕捉坝体整体位移趋势,判断结构稳定性;
  • 深层水位与渗压监测:部署静力水准仪与导电式水位传感器,跟踪内部孔隙水压力变化,识别异常渗流;
  • 裂缝宽度变化监测:通过拉线式位移计,实时感知坝体或闸门结构中微小裂缝扩展;
  • 渗漏速率监测:结合投入式水位计监测坝体基底或两侧渗流强度,评估渗透稳定性;

2.2 水文监测

  • 上下游水位:布设雷达水位计,监控库区进出水位变化,保障调度安全;
  • 降雨量与雨量强度:安装雨量计获取实时降雨数据,为短时暴雨或山洪提供决策参考;
  • 入流/出流/渗流流量:采用雷达流量计或明渠流量计,实现对水量进出过程的连续跟踪;

2.3 辅助监测

  • 视频监控:部署高清 4G 摄像头,对大坝表面、泄洪道、溢洪口等关键部位进行全天候可视化巡查;
  • 气象参数监测:配套温湿度、风速风向等气象仪器,为模型分析与应急调度提供辅助输入;
  • 预警广播:设置户外防水广播喇叭,在异常事件或调度指令发布时可迅速传达信息;
  • 平台联动上传:监测数据通过有线或 4G/5G 无线网络上传至中心平台,实现统一分析与远程运维;

3. 典型设备配置清单

监测对象监测内容监测系统/站点配套传感设备
大坝结构安全水平位移一体化 GNSS 监测站GNSS 接收机
垂直变形一体化 GNSS 监测站GNSS 接收机
深层水位变化一体化渗压监测系统静力水准仪、导电式水位传感器
裂缝扩展宽度裂缝监测一体机拉线式位移传感器
渗流速率地下水位监测站投入式水位计
水文状态监测上/下游水位水位监测站雷达水位计
降雨量雨量监测站雨量计
入流/出流/渗流流量流量监测站雷达流量计、明渠流量计
辅助监测视频监控视频监测站4G 高清摄像头
气象环境气象监测站温湿度、风速、风向等多参数传感器
语音预警广播户外广播系统4G 广播扬声器/喇叭

4. 应用成效与优势

该系统在运行中可实现如下成效:

  • 提高对水库结构与水文变化的感知精度;
  • 通过全天候数据记录,实现趋势预判与多源联动预警;
  • 降低人工巡检频率,节约运维成本;
  • 为防汛调度、风险评估、应急响应提供高质量数据支撑;
  • 支持接入智慧水务平台,构建“人防+技防+智防”一体化防控体系。

水库大坝监测系统正逐渐由传统的“静态巡查”向“实时感知、智能预判”方向演进。通过引入多源传感技术与远程集成平台,该方案不仅提升了监测精度和处置效率,也为构建以数据驱动的水利现代化治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推动水库大坝安全管理迈入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的新阶段。

相关文章

  • 智慧排水项目的需求分析(采用信息系统实现业务需要)

    智慧排水项目的需求分析(采用信息系统实现业务需要)

    本系列物联网智慧排水方案综合运用 GIS、在线监测、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手段,充分考虑行业技术发展与城市排水规划管理智慧化需求,以提高排水系统整体规划管理水平和设施运行绩效为核心,建立可维护、可运行、可扩展的城市智慧排水管理平台,本篇是其需求分析之一。 1. 落实国家层面的技术需求 从国家政策、实际需求来看,急需建立排水动态监管诊断新模式,开展排水系统的动态实时监测,利用实时监测数据进行污染排放预警溯源,建立并运行可视化的控制中心,从而实现排口、排水管网、排水户的动态监管,为工程整改措施及排水户管理…

  • 物联网智慧排水整体解决方案(建设目标/内容/系统生命周期)

    物联网智慧排水整体解决方案(建设目标/内容/系统生命周期)

    本物联网智慧排水系统综合运用 GIS、在线监测、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手段,充分考虑行业技术发展与城市排水规划管理智慧化需求,以提高排水系统整体规划管理水平和设施运行绩效为核心,建立可维护、可运行、可扩展的城市智慧排水管理平台。#本篇涉及项目一些具体信息已俭省 1. 智慧排水系统的建设目标 通过“物联网+智慧排水”系统的建设工作,推动从数字排水到智慧排水的转变,实现排水设施的科学规划决策与智慧调度运行,落实“智慧城市”体系“智慧水务”框架下智慧排水业务板块的建设与长效运行,为水环境治理决策提供统一的控…

  • 物联网智慧排水系统的总体架构和逻辑结构

    物联网智慧排水系统的总体架构和逻辑结构

    本“物联网+智慧排水”系统为城市排水安全提供全业务、全体系、成套化的技术支撑服务,系统建设本着“顶层设计、分步实施、注重实效”的指导原则,进行顶层设计与系统总体框架构建,同时为未来其他专项应用系统构建提供统一平台,避免造成“应用孤岛、信息孤岛”。另外,系统提供开放式接口适配,实现各业务应用以及系统与外部系统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协同协作,又能独立运行。 1. 智慧排水系统总体架构 (1)“基础资源层”:基础资源层是指包括物联感知、数据接入和云平台基础设施在内的相关基础资源设施,物联感知包括分布在伏…

  • 多声道时差法流量监测系统详解(支渠流量监测)

    多声道时差法流量监测系统详解(支渠流量监测)

    支渠流量监测是一项关键环节,它不仅对农业灌溉、城市供水和生态修复工程至关重要,也是水资源合理分配和管理的基础。通过安装流量计、水位传感器等设备,监测支渠中的水流速度、水位变化,可以准确计算流过特定断面的水量,从而实现实时监测和数据收集。 此外,支渠流量监测还有助于及时发现水流异常情况,如漏洞或堵塞,保障供水系统的稳定运行。通过分析收集到的数据,管理者能够作出更加精确的决策,比如调整水量分配、优化灌溉计划等,以提高水资源的使用效率和可持续性。 1. 多声道时差法流量监测系统组成 1、仪器结构 多声…

  • 雷达流量监测系统详细介绍(智慧水利雷达流量计)

    雷达流量监测系统详细介绍(智慧水利雷达流量计)

    雷达流量监测系统是一种应用雷达技术进行流量测量的系统,主要用于监测开放水道或河流中的水流量。这种系统通常包括雷达传感器、数据处理单元和显示或记录设备。雷达传感器安装在水面上方的固定位置,向水面发射微波信号,然后接收反射回来的信号。通过分析发射信号与反射信号之间的差异,比如多普勒频移,系统可以计算水面移动的速度,进而根据水面流速和水体断面积估算出流量。 这种系统的优点在于不需要与水体直接接触,因而在安装和维护方面相对简便,对流体的干扰也较小。雷达流量监测系统能够提供准确的流量监测数据,对于洪水预警…

  • 建设物联网智慧排水系统的总体目标

    建设物联网智慧排水系统的总体目标

    重庆市 XXX 区“物联网+智慧排水”系统项目作为城市市政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城市雨水、污水排放的重要功能,各级市政已从城市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地下智慧排水管理系统在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中的作用与地位。各地市政管理部门充分利用地下管线普查成果,积极探索创新地下智慧排水管理系统的管理方式。在市政和企业的运作下,智慧排水管理系统的功能日益强大且日臻完善,充分体现了其在维护城市“生命线”正常运行上的优势。由此可见,排水管网的信息化建设能大大提升排水管网的管理水平,不过这种管理方法需要不断的更新和完…

- 联 系 我 们 -

+86 186-2315-0440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子邮箱:i@zzptech.com

工作时间:9:00~18:30,工作日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