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462-2015)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旨在规范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施工及验收流程,确保工程质量和运行可靠性。该标准于 2015 年 12 月 3 日发布,自 2016 年 8 月 1 日起实施,取代了原《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462-2008)。它适用于陆地建筑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工程,涵盖配电、防雷、空调、综合布线等多个子系统,为数据中心建设提供统一的技术指导。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及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共包含 13 章和 9 个附录,涉及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室内装饰装修、配电系统、防雷与接地系统、空调系统、给水排水系统、综合布线及网络系统、监控与安全防范系统、电磁屏蔽系统、综合测试和竣工验收等内容。修订过程中,编制组总结了近年来的设计、材料和施工经验,删除了由公安消防部门负责的消防系统章节,并新增了配电、空调等系统的技术内容,确保标准与时俱进。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施工有别于一般建筑,需满足配电、防雷、静电防护、智能化等方面的特殊要求。本规范通过明确施工和验收标准,强化过程控制,提升数据中心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例如,标准中的强制性条文(如 3.1.5、5.2.10、5.2.11、6.2.2)对关键环节提出严格要求,确保工程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若您提供的附件包含具体章节或条款,我可以进一步分析并定制介绍内容。
1. 施工准备
1.1 设计文件审核
在施工前,必须对设计文件进行全面审核,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审核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建筑结构设计、电气系统设计、空调与通风系统设计等。
1.2 施工方案制定
根据设计文件,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明确施工流程、时间节点和质量控制措施。施工方案需经过多方评审,并获得相关部门的批准。
1.3 材料设备检验
所有用于施工的材料和设备必须经过严格检验,确保其质量和性能符合设计要求。必要时,需进行抽样检测或第三方认证。
2. 基础设施建设
2.1 土建工程
土建工程是数据中心的基础,包括建筑物主体结构、机房隔断、地面处理等。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操作,确保结构安全和稳定性。
2.1.1 建筑物主体结构
建筑物主体结构需具备足够的承载能力和抗震能力,确保在各种极端条件下仍能正常运行。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基础浇筑、墙体砌筑等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
2.1.2 机房隔断
机房隔断应采用防火、防尘、隔音材料,确保各功能区之间的隔离效果。施工时需注意隔断的安装精度和密封性。
2.1.3 地面处理
地面处理主要包括找平层、防静电地板铺设等。防静电地板需具备良好的导电性能,避免静电积累对设备造成损害。
2.2 电气系统
电气系统是数据中心的核心组成部分,包括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接地系统等。施工过程中需严格按照电气安全规范进行操作。
2.2.1 供配电系统
供配电系统需具备高可靠性,通常采用双路供电或多路冗余设计。施工时应注意电缆敷设、配电柜安装等细节,确保电力供应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2.2.2 照明系统
照明系统应满足机房内不同区域的照度要求,同时具备应急照明功能。施工过程中需注意灯具的选择和安装位置,确保照明效果和安全性。
2.2.3 接地系统
接地系统需具备良好的导电性和耐腐蚀性,确保设备和人员的安全。施工时需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接地极的埋设和接地线的连接。
2.3 空调与通风系统
空调与通风系统是保障数据中心环境温度和湿度的重要设施,施工过程中需确保其高效运行。
2.3.1 空调系统
空调系统需具备精密温控功能,能够根据机房内的实际温度变化自动调节制冷量。施工时应注意空调机组的安装位置和管道布置,确保气流分布均匀。
2.3.2 通风系统
通风系统需具备良好的空气流通能力,防止机房内出现局部过热现象。施工过程中需注意风口的设计和布置,确保空气流动顺畅。
2.4 消防系统
消防系统是保障数据中心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施工过程中需严格按照消防规范进行操作。
2.4.1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需具备快速响应能力,能够在火灾发生时迅速启动。施工时需注意喷头的布置和管道的连接,确保系统的有效性。
2.4.2 火灾报警系统
火灾报警系统需具备高灵敏度,能够及时发现火灾隐患并发出警报。施工过程中需注意探测器的安装位置和线路的布设,确保报警信号的准确性。
3. 验收标准
3.1 初步验收
初步验收应在施工完成后立即进行,主要检查各项工程是否按照设计文件和施工方案的要求完成。验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土建工程、电气系统、空调与通风系统、消防系统等。
3.2 最终验收
最终验收应在初步验收合格后进行,主要检查各项设施的实际运行效果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验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系统调试、性能测试、应急演练等。
3.3 文档归档
验收合格后,需将所有相关的施工文档和验收报告进行归档保存。这些文档不仅记录了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数据,也为后续的维护和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