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区农业节水工程是一项规模庞大、结构复杂、技术难度大、功能众多、涉及面广、建设周期较长的工程项目,项目建设将遵循“因地制宜,因需定建,突出重点,经济实用,高效可靠,兼顾长远,确保效果”的原则,坚持先进性与经济性相结合,超前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在技术上尽可能采用先进成熟的信息技术,配置自动化的采集、传输、监控、处理设备,实现水量数据的自动采集、传输、接受、处理和存储,实现水量信息资源共享,改变传统的水量观测手段及输水调度方式,从而实现灌区灌溉工程和输水工程的自动监测和控制。

1. 灌区量测水系统设计原则

随着灌区灌溉面积不断增加,灌区管理要求逐渐提高,如何有效利用信息化手段进一步提高灌区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实现灌区管理精细化,成为灌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先进性原则

灌区信息化系统建设力求高起点,既满足现实需求,又适应长远发展的需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采集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地理信息应用技术等方面的成熟的新成果,解决灌区管理中的重要问题和关键技术,确保系统所采用的技术与当前技术发展趋势保持一致,并便于系统的扩展、升级和优化,使系统具有较高的先进性和较长的生命周期。

(2) 可靠性原则

为确保系统的可靠性,项目中所采用的所有硬件设备都是经过重重筛选,符合建设要求的成熟设备,都是经过市场认可的知名品牌厂商设备,同时在采购、交付、安装调试过程中我公司都派出具有丰富同类型项目实施经验的项目经理和技术工程师进行,并成立专职的质量控制部门对项目质量进行把关。

(3) 安全性原则

本系统承担着多种业务应用,对信息的安全性有着非常高的要求。为保证信息不被非法窃取、篡改及发布,本次从系统从硬件的选型、网络层的部署到应用层加密及权限控制等多方面进行控制,最大限制了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4) 标准化原则

灌区信息化系统的总体框架以国家水利信息化顶层设计为基础,在水利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下,进一步制定统一的水利信息化标准体系。正确处理发展与安全的关系,综合平衡成本和效益,建立完善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确保系统运行有高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5) 扩展性原则

系统设计时充分考虑到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系统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扩展性,为技术更新、功能升级留有余地。同时在硬件设备选型和软件系统开发中均考虑到日后的升

级扩展问题,尽可能的选用具有可扩展余量的设备进行建设,并在软件中预留充足的数据接口,方便后期升级扩展。

(6) 实用性原则

各类设备、业务应用系统均需要人为去操作、管理,如果其使用过程和界面过于复杂,对人的要求过高,本身就降低了系统的实用性。因此在本次项目中软件和系统工具的交互性上都考虑便捷操作等人性化设计理念,提高系统的实用性。

(7) 经济性原则

以需求为主导,实现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应用需求是系统规划、设计和建设的基本依据,通过认真的开展需求分析工作,突出灌区水资源监控管理和调度决策为业务重点,充分利用现有信息化设施、信息资源和系统资源,加强与灌区现有信息化系统的整合和集成,促进互联互通、信息共享,降低投资成本。

智慧灌区项目的建设依据和项目原则,灌区量测水系统

2. 灌区量测水系统设计依据

本系统工程中所有设计、制造、安装、试验和检验均应符合下列技术规范、标准:

  1. 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IEC);
  2. 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ISO);
  3. 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标准(IEEE);
  4. 中国国家标准(GB);
  5. 中国水利电力行业标准(SD(DL));
  6. 《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国发〔2012〕3 号文件;
  7. 《全国水利信息化“十三五”规划》2016 年 4 月;
  8.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意见》(国办发〔2016〕2 号);
  9. 《全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实施方案(2016-2020 年)》;
  10. 《水利部关于印发加快推进新时代水利现代化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水规计 [2018]39 号);
  11. 《大中型灌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指导意见(试行)》2019;
  12. 《加快推进智慧水利的指导意见》2019;
  13. 《智慧水利总体方案》2019;
  14. 《水利网信水平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 年) 》;
  15. 《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 2019 年水利网信工作要点的通知》;
  16. 《国家节水行动方案》2019。

本系统遵照执行的中国国家和中国水利、电力行业规范有:

  1. 《水利信息系统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定》(SL/Z 332-2005);
  2. 《灌溉渠道系统量水规范》(GB/T21303-2017);
  3. 《河流流量测验规范》(GB50179-2015);
  4. 《水位观测标准》(GB/T50138-2010);
  5. 《水利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规范》(SL515-2013);
  6. 《水资源监测数据传输规约》(SZY206-2016);
  7.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技术规范》(SL61-2015);
  8. 《水文监测数据通信规约》(SL651-2014);
  9. 《综合布线验收规范》(GB50312-2007);
  10. 《水利信息化项目验收规范》(SL588-2013);
  11. 《水利信息系统运行维护规范》(SL715-2015);
  1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8-2018);
  13.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9-2010);
  14.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16);
  15.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462-2008);
  16.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2018);
  17. 《数据中心设计规范》(GB 50174-2017);
  18. 《水资源监测设备现场安装调试》(SZY204-2016)。

3. 灌区量测水系统总体架构

灌区信息化系统主要由基础设施、平台框架体系、灌区业务应用系统以及系统运行实体环境等几部分组成,同时,系统的设计、建设都要以国家、行业现行标准规范作依据和约束。系统总体框架如下图:

智慧灌区项目的建设依据和项目原则,灌区量测水系统

方案详细说明了如何改善农业灌溉用水的问题,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并对相关的技术规范进行了详细阐述。附件文档也包含了明渠流量监测系统、支渠流量监测、管道式流量监测系统等多个方面的设计原理、技术参数、安装指南等实操信息。此外,文档还提供了关于智能测控闸门的详细介绍……

灌区量测水设施项目技术方案.pdf

一、编制依据及说明 4
1.1 编制说明 4
1.2 编制依据 4

二、项目概述 4
2.1 项目背景 4
2.2 需求分析 5
2.3 建设任务 5
2.4 建设内容 6

三、系统设计 1
3.1 设计原则 1
3.2 设计依据 2
3.3 总体架构 3
3.4 系统划分 5

四、站点设计 6
4.1 主干渠流量监测 6
4.1.1 轨道车自动流量监测系统 7
4.1.2 多普勒剖面流量(H-ADCP)监测系统 16
4.2 支渠流量监测 3
4.2.1 多声道时差法流量监测系统 3
4.2.2 管道式流量监测系统 10
4.2.3 雷达流量监测系统 28
4.2.4 多普勒流量监测系统 35
4.3 一体化闸门控制 42
4.3.1 系统介绍 42
4.3.2 编制规范及依据 42
4.3.3 智能测控闸门系统构成与技术参数 43
4.3.4 土建工作 46
4.3.5 安装效果示意图: 47
4.3.6 设备清单 48
4.4 水雨情监测系统 48
4.4.1 系统组成 48
4.4.2 技术参数 50
4.4.3 安装设计 54
4.5 视频监控 58
4.5.1 系统设计 58
4.5.2 技术参数 59
4.5.3 安装设计 62

五、 监测点供电、通讯、避雷建设设计 64
5.1 太阳能板的安装 64
5.2 通讯子系统 66
5.3 防雷配套设计 68

六、现场安装图片 70
6.1 明渠自动流量监测站 70
6.2 移动式明渠自动流量监测站 71
6.3 监控一体化闸门 72
6.4 管道式流量监测站 74
展开文章目录
文章目录
  1. 1. 灌区量测水系统设计原则
  2. 2. 灌区量测水系统设计依据
  3. 3. 灌区量测水系统总体架构

相关文章

  • 建设物联网智慧排水系统的总体目标

    建设物联网智慧排水系统的总体目标

    重庆市XXX区“物联网+智慧排水”系统项目作为城市市政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城市雨水、污水排放的重要功能,各级市政已从城市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地下智慧排水管理系统在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中的作用与地位。各地市政管理部门充分利用地下管线普查成果,积极探索创新地下智慧排水管理系统的管理方式。在市政和企业的运作下,智慧排水管理系统的功能日益强大且日臻完善,充分体现了其在维护城市“生命线”正常运行上的优势。由此可见,排水管网的信息化建设能大大提升排水管网的管理水平,不过这种管理方法需要不断的更新和完善才…

  • 智慧排水项目的需求分析(采用信息系统实现业务需要)

    智慧排水项目的需求分析(采用信息系统实现业务需要)

    本系列物联网智慧排水方案综合运用 GIS、在线监测、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手段,充分考虑行业技术发展与城市排水规划管理智慧化需求,以提高排水系统整体规划管理水平和设施运行绩效为核心,建立可维护、可运行、可扩展的城市智慧排水管理平台,本篇是其需求分析之一。 1. 落实国家层面的技术需求 从国家政策、实际需求来看,急需建立排水动态监管诊断新模式,开展排水系统的动态实时监测,利用实时监测数据进行污染排放预警溯源,建立并运行可视化的控制中心,从而实现排口、排水管网、排水户的动态监管,为工程整改措施及排水户管理…

  • 物联网智慧排水系统的数据需求和信息量概算(需求分析)

    物联网智慧排水系统的数据需求和信息量概算(需求分析)

    XXX区“物联网+智慧排水”系统项目建设范围选定为伏牛溪及跳蹬河流域,并通过普及率法、曲线拟合法、趋势推算法等方法分析,得出信息化系统将以成倍的数量增长,根据本次项目的规模得出如下数据: 序号 业务名称 预计覆盖对象(人) 日均服务对象比例 预计业务终端数 预计终端并发率 1 水质信息查询 200 5% 200 10 2 水位信息查询 200 5% 200 10 3 管网信息查询 200 5% 200 10 4 视频信息查询 200 5% 200 10 1 智慧排水系统信息量指标 存储数据量估算…

  • 灌区量测水设施项目的建设背景和需求分析(智慧灌区)

    灌区量测水设施项目的建设背景和需求分析(智慧灌区)

    根据各灌区的具体情况,对灌区开始进行量测水信息化的建设主要建设任务是在条件比较成熟的干、支渠,建设量测水监测站点,工程建设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管理中心环境建设;二是自动化计量设施建设;三是传输系统建设;四是软件平台建设。 以下文字介绍方案紧接上一篇,序号被优化更适用于网络阅读。 1. 智慧灌区项目背景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缺乏,水旱灾害频繁的国家.虽然水资源的总量居世界第 6 位,但是按人均水资源量计算,人均占有量只有 2500 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 1/4,在世界排 110 位,已被…

  • 灌区量测水系统的总体框架和系统概述(智慧灌溉项目)

    灌区量测水系统的总体框架和系统概述(智慧灌溉项目)

    灌区量测水系统是一个用于农业灌溉区域的水量管理和监控系统。该系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对灌区内水资源使用的精确测量、调控和管理,从而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系统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关键组成部分: 这个系统的实施可以明显提升灌区的水资源管理能力,包括合理分配水资源、预测和调整灌溉计划、及时应对干旱或水量不足的情况等。同时,也有助于农民了解实时的灌溉水量,依据作物需水量进行田间管理,这样既提高了农业产出也保护了环境资源。 1 灌区量测水系统的总体框架 灌区信息化系统主要由基础设施、平台框架…

  • 灌区量测水设施项目中监测点供电、通讯、避雷建设设计

    灌区量测水设施项目中监测点供电、通讯、避雷建设设计

    在灌区量测水设施项目中,监测点的供电、通讯和避雷建设设计至关重要,这些方面确保了监测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数据的准确传输。以下是监测点在供电、通讯和避雷方面的设计考虑。 1 太阳能板的安装 根据太阳能板的安装位置不同,太阳能板有支架安装、夹具安装、立杆安装、等三种不同安装方式。根据本项目的实际特点,太阳能供电系统与设备终端箱共同安装在室外立杆上,太阳能板安装在金属立杆上,同时选择空旷、开阔、遮挡少的地方,安装金属立杆,考虑到监测点处于河风区域,金属支架及立杆应考虑 12 级抗风设计。 本工程监测点电源…

- 联 系 我 们 -

+86 186-2315-0440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子邮箱:i@zzptech.com

工作时间:9:00~18:30,工作日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