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智慧城市标准化白皮书(2022版)》,前文见智慧城市标准化白皮书(2022版),背景介绍。分享时作了一定的删节,全文见本文分享之附件。

智慧城市从概念提出到落地实践,历经十多年建设与发展,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数量持续增长。截至2019 年,已有100% 的副省级以上城市、95% 的地级以上城市,总计约700 多个城市(含县级市)提出或在建智慧城市。从在建智慧城市的分布来看,我国已初步形成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中西部四大智慧城市群。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呈现“区域特色明显”“地域差异化显著”等发展态势,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城市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为全国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借鉴样本。根据2017 年度、2019 年度两次全国范围内的新型智慧城市评价工作,参评城市平均得分由58.03 分上升至68.16 分,涨幅达17.46%,惠民服务、精准治理、生态宜居、信息资源、改革创新领域水平均有所提升。智慧城市作为一种新型城市发展形态和治理模式已被社会群体广泛认可和接受,建设新型智慧城市渐成风潮,方兴未艾。

智慧城市发展现状,智慧城市国内建设现状

01智慧城市建设更注重以人民为中心

智慧城市建设从运营管理范畴向“以人为本”建设理念转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关注民众需求,强调民众在规划建设、管理、服务、治理等领域的重要参与作用。如广东、山东、贵州等省提供服务平台供民众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相关的物联设备选型、百姓随手拍管理、城市治理、功能定制、建言献策等决策。以民众关切为导向,聚焦智慧城市精准服务和精细管理,打造服务型政府,使智慧城市建设和市民感受紧密相连,让民众在智慧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感受到实实在在的益处,形成自上而下的赋权与自下而上的积极行动的良性循环,打造有温度、可感可触的智慧城市。

02新技术持续赋能智慧城市建设发展

以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融合,助推智慧城市高质量建设发展。截至2022 年2 月,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5G 网络,累计已建成5G 基站150.6 万个,已有多个5G 应用落地实践,涉及交通、教育、医疗、园区、社区、疫情防控等场景。国家层面已经设立江苏无锡、浙江杭州、福建福州、重庆南岸区、江西鹰潭等5 个物联网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区,物联网感知设施统筹部署已经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上海、兰州、合肥、南京等多地建立了云计算中心,并部署面向人工智能的计算加速资源和边缘计算布局,提供先进的计算技术服务。广东、贵州、浙江、吉林、山东、重庆、广西等大部分省份均成立了政府数据管理机构,承担大数据发展、大数据存储与分析技术研究、数据资源统筹共享等职责,支撑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江苏、广东、山东、陕西等省深入布局“区块链+ 智慧城市”项目,其中,数字公民、数字金融、电子证照等领域的建设成效明显。基于信息技术赋能的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为智慧城市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03城市治理现代化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必然要求

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而智慧城市已成为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通过运用数字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精准高效满足群众需求。通过新技术的应用,推动城市治理模式从政府单向管理向社会参与、市民共建转变;注重基层治理中的创新突破,强调从城市“末梢”如社区、乡村等多方面协同治理,推动资源、管理、服务向街道社区下沉。同时,我国城市治理体系的理念不仅局限于传统的基层治理、综合治理、治安防控、公共安全等方面,更强调了从人的需求角度出发,提升民生服务方面的治理水平。

04智慧城市群区域一体化协同发展新格局逐步形成

智慧城市在顶层设计、建设重点、目标定位、实施路径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更加注重区域创新一体化协同发展。我国已初步形成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中西部四大智慧城市群,未来新型智慧城市的发展将向区域智慧城市群体系转变,强调区域层面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实现区域城市间的信息融合共享、产业功能分工、协同机制建立、创新体系建立、战略规划定位,打造区域乃至全国统一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框架。以区域城市群资源整合、数据共享、融合应用等为重点的智慧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将成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方向。

05共建共治共享生态模式助力智慧城市高质量发展

智慧城市建设是构建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着力点。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共建共治共享”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具体路径。从创新合作角度看,智慧城市共建生态联盟或研究机构将依托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多方力量应运而生,形成“政产学研用”融合发展生态圈,面向惠民服务、精准治理、生态宜居、智能设施、信息资源、网络安全、改革创新等领域,重点聚焦智慧城市规划、建设、运营、服务、共享的共性问题和关键技术,支撑智慧城市全周期建设发展。从多元主体角度看,ICT 设备供应商、电信运营商、软件开发商、系统集成商、互联网企业、数据服务企业以专业技术优势构建产业协同生态,公众主体以多样化、多渠道互动平台参与社会治理。政府发挥引导作用,充分调动各主体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形成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治理机制,助推智慧城市高质量发展,让全民共享智慧城市建设成果。

展开文章目录
文章目录
  1. 01智慧城市建设更注重以人民为中心
  2. 02新技术持续赋能智慧城市建设发展
  3. 03城市治理现代化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必然要求
  4. 04智慧城市群区域一体化协同发展新格局逐步形成
  5. 05共建共治共享生态模式助力智慧城市高质量发展

相关文章

  • 智慧医院建设项目解决方案:临床路径管理系统

    智慧医院建设项目解决方案:临床路径管理系统

    临床路径管理系统是指为患者的医疗过程从入院开始就围绕临床路径展开,直至患者出院。在路径执行过程中定期进行变异分析和评估,确定路径的适应性和合理性,实时的进行调整,及时进行路径变更,对于出现特殊情况不在适宜采用临床路径时,退出临床路径,待患者出院后,临床路径管理者对路径进行全面汇总、评估,持续进行改进。 1. 临床路径模板库 1)路径模版库及查询 系统提供国际卫计委颁布标 1212 种准路径表单,也可根据医院实际情况自定义路径模版。路径模版启用查阅。 2)路径模版发布及维护 路径具体内容维护,如诊…

  • 一卡通系统解决方案:人证核验系统

    一卡通系统解决方案:人证核验系统

    “人证合一”核验是指把身份证识别和人脸识别、指纹识别技术结合在一起,持证者在刷身份证的同时,采集其人脸与指纹,与身份证里信息进行比对,确定本人与身份证上的信息是否一致。 G20峰会后,“人证合一”核验方式人脸识别以其独特的优点交了一份完美的安保答卷。从此,人脸识别进入公众的视线,被广泛关注。2016中国国际社会公共安全博览会(简称安博会,英文缩写“CPSE”)在北京举行,安博会上各厂商纷纷展示人证核验设备。尤其是人证核验闸机管理系统的使用,引起了各行业参观者的极大兴趣,就此人证核验闸机管理系统成…

  • 智慧医院建设项目解决方案:急诊管理和急救管理系统

    智慧医院建设项目解决方案:急诊管理和急救管理系统

    急诊信息管理系统是以急救电子病历为核心应用在医院急诊科室的信息系统。它的主要作用是在急诊诊疗日常工作中规范和记录急诊医生和急诊护士的操作行为,为急诊科质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在急救过程中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为患者节约抢救时间让患者得到快速、有效、合理的救治。 1. 疾控上报系统 医院疾控上报管理平台是为医院临床医生、预防保健科、耐药登记人员提供的一个无纸化的业务及信息管理平台。平台按照用户角色划分为:医生端、管理端。 系统打通 HIS 和 LIS 业务系统数据,实现业务系统数据互联互通,从而减少…

  • 智慧医院建设项目解决方案:项目需求分析

    智慧医院建设项目解决方案:项目需求分析

    智慧医院通过评价指标对医院进行综合性评价,评价指标分为常规指标及核心指标,核心指标会根据年度关注重点进行调整,其中 2023 年度重点关注便民惠民服务及信息整合能力。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及政策要求的调整,评价指标也将不断调整完善。智慧医院评价体系共有4 个一级指标,分别为能力、应用、平台、成效,全方位评价智慧医院的建设情况。 能力部分包括基础设施、团队建设、创新能力,评价智慧医院建设的基础能力。应用部分包括智慧便民、智慧医疗、智慧护理、智慧医技、智慧管理、智慧后勤、智慧保障、智慧科研和智慧教学…

  • 智慧医院建设项目解决方案:短信服务系统

    智慧医院建设项目解决方案:短信服务系统

    医院短信平台的建设可以轻松地实现快捷的信息收发、方便的信息交互和特色的资讯服务等多项功能。通过这一信息服务模式,有效地提供了医院的办公效率,减少了办公成本、人力资源成本。 1. 短信服务系统解决方案 随着用户对信息的种类、数量、及时性和方便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原有信息系统存在的互动性不足、信息传递手段单一和不够及时高效等缺点不断凸显,导致信息资源没有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管理效益和经济效益。而手机短信的广泛应用给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成为原有信息体系的有益补充。医院短信平台的建设可以轻松…

  • 智慧医院建设项目解决方案:输液管理与 ICU 探视系统

    智慧医院建设项目解决方案:输液管理与 ICU 探视系统

    全院输液管理系统以无线输液监控系统中央管理软件和通信引擎为支撑平台,以物联网输液监控基站及无线输液监控器为硬件平台,以医疗专用无线网络系统为网络平台,充分利用临床信息系统的数据资源。 医院 ICU 探视系统主要是解决任何一个前来探视的家属通过护理站观察转接至相应的病床患者的情况。医护人员也可通过护士站主机来监视随时观察患者情况,以便紧急情况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保证患者的安全。 1. 全院输液管理系统 无线医护人员通过 PDA 手持设备通过病区的无线网络完成在床旁的输液信息采集,在无线输液监控系统…

- 联 系 我 们 -

+86 186-2315-0440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子邮箱:i@zzptech.com

工作时间:9:00~18:30,工作日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