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文章目录
文章目录
  1. 一、智慧校园项目概述

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兴信息技术正处于飞速发展中,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日趋广泛和深入,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革命性影响进一步凸显。我国教育信息化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一定基础,当前正逐步向更加智能化、个性化、泛在化的发展阶段过度,而大数据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深入应用,给教育发展带来了广阔的空间。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大数据与智慧教育的融合应用已成为必然趋势。

本系列文章是比较早的一个真实的智慧校园建设方案,方案整体偏平台、偏软方向。本站在分享时作了一定俭省,调整了序号以便越多。方案原文可下载附件进一步查看(公开渠道取得)。

经过 20 多年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信息化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呈现出较快的发展趋势,总的来说,信息化在教育领域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基础网络及校园门户建设、教育业务应用系统建设、社会化教育系统建设以及智慧教育生态系统建设。伴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兴起,学校教育信息化开始步入从“数字校园”时代并逐渐向“智慧校园”过度。智慧校园作为信息化与教育发展深化融合的产物,是教育信息化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应用与展现,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在学校教育领域应用的延伸与深化,一方面智慧校园的建设要客服数字校园建议、应用、管理的不足,实现校园教育环境“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另一方面要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乃至教育现代化的实现提供强大的推动力。通过智慧校园的建设,将为教学提供智慧环境,辅以情景感知、学情分析、教育大数据分析等工具,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指导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可能。

智慧校园方案,普教智慧校园项目建设概述

一、智慧校园项目概述

智慧校园的建设应用是教育系统信息化建设的必然阶段,建设智慧校园,对于促进教师和学生尽快提高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促进学校教学改革,推行素质教育,促进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全面提高学校现代化管理水平,加强学校与外界交流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2010 年 7 月,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0-2020 年)》第十九章,对教育信息化建设进行规划部署,指出“把教育信息化规划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到 2020 年基本建设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整合现有资源,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加快终端设施普及,实现多种方式接入互联网。”

2012 年 3 月,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对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的总体战略、发展任务、行动计划和保障措施进行了详细指导,明确指出要“超前部署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机构的教育信息网络”,“推进具有先进、安全、绿色特征的公益性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公益性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可持续发展机制”。该规划 7 次提出“数字校园”,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中小学、职业院校和高校数字校园建设工作。

2016 年 2 月 2 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6 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的通知》,提出“推动各级各类学校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充分发挥地方与学校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引导学校围绕教育教学和班级、教师、学生、教务、后勤组织管理及家校互动等方面,开展利用信息技术转变教学模式、改进教学管理的数字校园/智慧校园应用。”

近年来,智慧校园建设已经被列为教育部年度重点工作内容,全国即将开始大力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教育部、工信部分别对校园信息化建设和基础 IT 设施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新的规划纲要,并辅以政策支持。因此加快智慧校园的规划与建设正当其时。

1.1 现状分析

近年来,各学校大力发展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为智慧校园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计算机、多媒体教室等信息化装备初见成效, 数字教育资源不断丰富,信息化教学的应用不断拓展和深入,对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教育信息化对于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创新教育模式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初步显现。

面对广大师生、家长对校园学习、工作、生活环境以及教学质量等方面的进一步要求,教育信息化现有水平还难以满足其需求,依然存在困难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信息系统缺少统筹规划。教育信息化建设缺少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学校不同部门建立了多个系统,存在一定程度的低效重复建设现象,但系统间互通性差,学校各类信息无法全方位衔接,信息孤岛现象较为严重。教育信息化体系有待整合和集成,教育信息化对于教育变革的促进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

(2)信息技术与教育、管理融合创新不足。信息技术应用还不够强;与教育及管理的融合还不够;管理制度创新不足;课堂教学程序化,缺乏创新的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师生的教学激情,尚未形成创新文化和创新氛围等。

(3)教育大数据应用能力不足。缺少有效的教育数据管理能力和机制对教育基础数据及过程数据进行科学的管理和应用,决策者们“淹没在数据的海洋中,却又忍受着信息的饥渴”。导致教育大数据没能发挥其应有效果,“互联网+”下的智慧教育难以实现。

1.2 建设目标

通过智慧校园的建设,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的统一数据管理,便于学校领导进行数据管理和统计。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信息交换以及学校内部各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为教师、学生、家长、学校领导以及其他教育工作从业人员提供学习、互动、教学、教育管理、教研等领域的信息化服务,做到教学模式多样化,教学资源共享化,教育管理数字化,家校互动即时化,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智慧校园生态系统,全面提升学校的信息化应用能力和教学服务水平。

(1)实现管理的信息化向对信息化进行管理的转变。

一方面利用物联管控技术,实现对校园场馆、公共区域、生活和学习等进行智能化的管理,教师和学生使用智能卡或者电子手环等实现统一身份认证,能够对学生和教师在校的学习和活动进行统一的轨迹跟踪,为教师和学生创建健康、平安、绿色、和谐的智慧校园环境。

另一方面,构建校级资源中心和校级数据中心,实现海量资源和数据的存储、查询、备份、分析、清洗、抓取、对接等综合管理;建设运维中心,实现及时有效的对各类校级应用的跟踪,实现数据中心管理的流程化、自动化、可视化、便捷化,降低数据中心管理的人力成本,实现数据中心内的应用可靠、数据安全和网络的快速、安全、稳定。

(2)实现基于云存储、云计算和大数据的教育资源整合服务平台

突破传统资源专注于资源本身逻辑的管理方式,感知并建模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行为与兴趣,注重教育、学习过程的个性化,形成资源属性动态变化、资源种类丰富、资源格式多样、资源访问查询安全便捷的资源综合服务平台,实现因材施教和资源的持续复用性。

(3)实现基于移动互联和社交网络的生态化学习圈的建立

集管理、教学、学习、娱乐、互动、交流、分享于一体,以学校特色理念为指导,建立信息的多元传播模式,强调平台之间的融合、资源之间的共享和用户之间的交互,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多元成长。

(4)实现校园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深度融合

学习对于个人来说是个终身的过程,因此智慧校园应当对终身教育和优质教育起到辅助作用,必须考虑将社会教育资源和家庭教育资源充分融合到校园教育当中来,校园教育也必须支持向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开放。


某中学智慧校园建设方案

前言 3
一、 概述 4
1.1 建设背景 5
1.2 现状分析 5
1.3 建设目标 6
二、 需求分析 7
2.1 用户需求 7
2.2 功能需求 8
2.3 安全需求 9
三、 总体设计 11
3.1 建设原则 11
3.2 业务框架 12
3.3 建设思路 13
四、 建设内容 15
4.1 智慧校园基础平台 16
4.1.1 应用集成平台 16
4.1.2 教育数据中心 19
4.1.3 基础设施统一管理 20
4.1.4 校本资源库 21
4.2 智慧课堂系统 22
4.2.1 系统组成 24
4.2.2 微云服务器 25
4.2.3 教师智能终端 27
4.2.4 学生智能终端 34
4.2.5 智慧课堂云平台 37
4.2.6 全过程动态评价与教学系统 43
4.2.7 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对比 51
4.3 智慧管理系统 55
4.3.1 教务教学管理系统 56
4.3.2 教师发展系统 57
4.3.3 学生成长系统 59
五、 建设清单 61
六、 实施计划 62
七、 方案优势 63
八、 预期效益 65

相关文章

  • 智慧校园能耗管理平台建设的政策背景(绿色校园建设依据)

    智慧校园能耗管理平台建设的政策背景(绿色校园建设依据)

    上文提到随着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应用的推广,教育信息化也必然随着新技术应用而不断发展和升级。教育科技正逐步向无界化、物联网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远程教育加速普及,校园内人-物-人互相广泛联接,人工智能将逐步融入教育全过程。未来,智能教育的发展将沿着三条路径整合: 本文将介绍这类项目的政策导向和依据,在方案编制,销售推广方面都很有价值。 1. 教科信〔2021〕2 号教育部、发改委、网信办等六部门《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 教育新型基…

  • 智能图书馆核心设备(查询机/借还书机/FRID 安全门/盘点车)

    智能图书馆核心设备(查询机/借还书机/FRID 安全门/盘点车)

    从图书馆的整个发展来看,分为三个阶段:传统图书馆、现代图书馆和 RFID 智能图书馆。传统图书馆的管理方式是纯手工登记管理,目前我国现代图书馆的图书流通管理全部采用磁条和条码系统居多,磁条为安全功能,条码为馆藏标识功能。本篇文章介绍 RFID 智能图书馆中的核心设备,为了方便阅读俭省了部分硬件参数,需要了解更多方案的请查看目录或联系客服。 1. 标签转换系统装置 图书条形码编号写入到 RFID 电子标签中,使得图书唯一识别编号跟 RFID 电子标签唯一识别号绑定。使得 RFID 技术与现有的图书…

  • 校园网络安全系统建设(通用方案)

    校园网络安全系统建设(通用方案)

    近年来随着《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条例的办法,网络安全越来越受到企事业单位的重视,以往在咱们的信息系统里面只是配角的网络安全设备现在摇身一变成了“网络安全系统”…本文介绍的校园网络安全系统是针对一个真实智慧校园项目的安全加固,涉及面较多,各位可以参考下。 13. 网络安全系统概述 在 XXX 高中及初中学校云计算中心的北向和南向,与互联网对接的边界处以及与教育城域网对接的边界处均部署安全访问控制设备,包括防火墙、安全网关等,能根据会话状态信息为数据流提供明确的允许/拒绝访问的能力,控制粒度为端…

  • 中学校园一卡通系统解决方案:架构及数据中心规划

    中学校园一卡通系统解决方案:架构及数据中心规划

    本文之中学校园一卡通解决方案是一种常见的、常规的、投资较低的传统一卡通解决方案,应当说是适用于大多数学校的。当前可能有更多的智慧校园系统,会将一卡通作为智慧校园的一个模块,那种大型的、复杂的方案众平科技网站上也是有的,不妨搜索一下。 1. 一卡通总体设计解构 一卡通系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体系,对相关软硬件和网络进行了集成,以实现系统的应用目的,其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是整个系统的核心,是信息处理和数据存储的中心,由服务器等硬件设备和操作系统组成。 服务器等硬件设备包括服务器…

  • 网上阅卷系统是什么?有哪些功能

    网上阅卷系统是什么?有哪些功能

    网上阅卷系统是一种考试评卷解决方案,是通过数据采集处理能提供相关统计分析报告书,并且能辅助教师们进行知识再教育的系统软件。本文分享的智能网上阅卷系统是一个综合性智慧校园系统的一部分,其余内容详见后文目录。 1. 考务管理 1.1 创建考试 1.1.1 基本信息 1.1.2 科目设置 1.2 报名管理 系统支持受到邀请的学校选择指定年级的全部或者部分班级参加本次考试,并可以进一步指定各个班级中全部或者部分学生参加本次考试,生成报名参加本次的考生名单。 1.3 试卷定义 1.3.1 客观题设置 1.…

  • 《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主要内容

    《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主要内容

    2019 年年中,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这篇文章同教育部《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及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什么是五育融合(义务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等几篇文章一样,是为了指导义务教育质量评价而发的,里头着重强调了“五育”并举综合素质评价。 五育融合是指在教育实践中,将德育、智育、体育、群育和美育(部分地区还包括劳育)这五个方面相互融合,互为补充,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方式。该理念着重强调各个育别在教学目标、教学内…

- 联 系 我 们 -

+86 186-2315-0440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子邮箱:i@zzptech.com

工作时间:9:00~18:30,工作日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