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文章目录
文章目录
  1. 1. 监测目标与核心意义
  2. 2. 系统功能构成与监测内容
  3. 3. 典型设备配置表
  4. 4. 应用成效与发展方向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城市中高层建筑、大型钢结构、特种构筑物数量迅速增长。受长期荷载、基础沉降、风震作用、温差影响等因素作用,建筑结构可能逐渐出现倾斜、开裂、变形、沉降等隐患,严重时将威胁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对建筑结构物进行长期、连续、科学的监测,已成为提升城市建筑安全运行水平的重要手段。

建筑结构监测系统可对建筑物的关键响应指标进行数据采集、趋势分析和智能预警,帮助管理人员提前识别潜在问题,及时采取加固、修复等处置措施,最大限度地延长结构物的使用寿命、减少事故发生。

基于 GNSS 的建筑结构物运行状态监测系统建设方案

1. 监测目标与核心意义

1.1 提升结构物运行可视性与透明度

高层建筑、桥塔、风机塔筒等结构在服役过程中受荷载与环境共同作用,结构状态会逐渐发生变化。通过部署多源传感器监测系统,可实现对结构外形变化、内力响应、地下水位、温湿振动等全方位状态的量化感知,构建“建筑状态一张图”。

1.2 预警结构异常演化趋势

结构沉降与倾斜往往是结构疲劳、地基变形或荷载异常的前兆。系统通过设定阈值模型,对关键指标进行智能研判与预警输出,协助运维人员提前干预、分级响应,避免突发结构性灾害。

1.3 支撑科学维护与智能决策

通过历史监测数据积累,可建立建筑物的健康档案,辅助开展安全等级评估、残余寿命预测与维护策略优化,实现从“被动抢修”向“主动运维”转型。

2. 系统功能构成与监测内容

建筑结构监测系统以数据采集终端为基础,结合无线传输、云端分析和可视化平台,形成一个结构健康数字化管控体系。其功能分布如下:

2.1 建筑物沉降与位移监测

  • 使用 GNSS 卫星定位设备实时监测建筑物整体空间坐标变化;
  • 适用于高层建筑、大型厂房、广场地下建筑等结构沉降控制。

2.2 结构内部变形监测

  • 在楼层、支撑柱、剪力墙等部位布设固定测斜仪,用于检测竖向构件侧移、累积变形趋势;
  • 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非对称受力或局部结构软化问题。

2.3 地下水位监测

  • 安装渗压计、水位计,监测地下结构与基础地基的水文变化;
  • 可用于分析地下车库、地铁附属建筑等水压扰动对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2.4 应力与振动响应监测

  • 采用应力应变计和加速度计监测柱、梁、节点等关键部位的力学响应;
  • 对于大型场馆、风荷载区建筑等,能够监控风振、地震等动态扰动。

2.5 环境因素监测

  • 部署温湿度计、风速风向仪等感知设备,用于监测建筑周边气候变化对结构的影响;
  • 可作为应力分析与耐久性计算的输入边界条件。

3. 典型设备配置表

监测对象监测内容监测系统/站点监测仪器类型
建筑物外部沉降整体位移变化一体化 GNSS 监测站GNSS 接收机
结构内部变形水平/竖向位移深层位移监测系统固定测斜仪
地下结构状态渗水/水压地下水位监测系统渗压计、水位计
应力响应构件应力/应变应力应变监测系统应力计、应变计
振动响应加速度变化振动监测系统加速度计
环境参数气象因素环境监测系统风速仪、气压表、温湿度传感器

4. 应用成效与发展方向

通过建筑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建设,可实现以下成效:

  • 显著提升对结构运行状态的透明化掌控;
  • 降低安全隐患带来的管理成本与运营风险;
  • 支撑建设工程全过程精细化监管与竣工后动态评估;
  • 为智慧城市、超高层建筑、装配式建筑等新型结构体系的质量保障提供基础设施。

未来,建筑结构监测将与 BIM 平台、AI 建模、数字孪生技术深度融合,迈向“感知-分析-反馈-决策”全闭环智能管理,为城市安全和建筑可靠性筑牢数字防线。

相关文章

  • 智慧校园环境监测系统方案(物联网智慧教室)

    智慧校园环境监测系统方案(物联网智慧教室)

    环境监测系统主要是针对实训室(温湿度、光照度)、烟雾、PM2.5、噪音、有毒有害气体、易燃易爆气体等进行监测、管理;通过对实训室环境进行实时监测、采集,同时将采集的数据实时上传至实训室管理平台,管理平台通过设定阈值对环境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并将结果实时反馈到实训室管理员,以提高实训室安全管理能力。如图: 本系列文章介绍了一个物联网实训教室的方案,其核心技术是通过对能耗、环境及配套教学设备的监测和控制,实现对教室的物联网化智能管理,也算是智慧教室的一种吧。方案稍微调整(即改变平台软件)可通用于一班教…

  • 隧道全生命周期智能监测系统建设方案(隧道变形、应力监测等)

    隧道全生命周期智能监测系统建设方案(隧道变形、应力监测等)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基础设施的加快推进,隧道工程已成为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隧道穿越区域多为山地、河谷、软弱围岩和复杂水文地质环境,施工过程中常伴随岩爆、突水突泥、地表沉降、围岩变形、结构裂缝、衬砌破损等安全隐患。同时,运营期内还面临涌水、冻害、渗漏、拱顶下沉、火灾等次生灾害影响,给结构安全和使用寿命带来重大挑战。 在此背景下,建设一套面向隧道施工与运营阶段的智能监测系统,具备结构响应感知、地质风险预判、环境参数采集和远程预警功能,已成为提升隧道工程本质安全水平的必要手段。…

  • 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建设方案(基于 GNSS 的桥梁监测系统)

    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建设方案(基于 GNSS 的桥梁监测系统)

    桥梁作为现代交通运输网络中的关键节点,其安全性、稳定性和耐久性直接关系到人民出行安全和区域经济运行效率。随着桥梁服役年限增长、交通荷载加重、气候条件复杂化,桥梁结构更容易受到疲劳损伤、材料老化、应力集中、环境侵蚀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存在较高的运行风险。 传统依赖人工巡检的方式存在周期长、盲区多、响应慢等弊端,亟需引入全天候、自动化的智能监测手段,以保障桥梁运行的可持续性与事故防范的前瞻性。 1. 桥梁监测的技术目标与建设意义 1.1 安全监测的迫切需求 桥梁在长期服役过程中,其承载结构会因交通载荷…

  • 手卫依从系统的发展,物联网手卫依从系统解决方案

    手卫依从系统的发展,物联网手卫依从系统解决方案

    在美国每年医院感染病例大约有 200 万例,由于感染直接或间接导致约 10 万人死亡,由于医院感染引起的治疗费用每年超过 45 亿美元,在英国则超过 10 亿英镑,平均每例医院感染患者住院时间延长 30 天,花费增加近 4 万美元。 在中国,情况同样严重。根据卫生部 2001 年的统计,医院感染发生率接近 8%甚至更高, 其中死亡率可达 70%。平均每例医院感染患者住院时间延长 14 天,花费增加近 6542 元人民币。美国疾病控制中心评估认为,三分之一的医院感染可通过更好的感染控制计划进行预防…

  • 简易节能管理系统解决方案(海康威视)

    简易节能管理系统解决方案(海康威视)

    节能管理系统用于能源运维人员对企业供用能系统进行日常运维管理,主要为用能检测、历史趋势、能耗报表和账单推送。主要针对企业园区内水表和电表的数据采集,并做统一的数据汇聚与展示,适用于园区内能耗数据查询与统计场景。 1. 节能管理系统架构 节能管理子系统由智能电表、智能水表、物联网关、微距相机、专用 AI 超脑、综合安防管理平台组成。可对能耗情况在线监测采集和查看。 通过水电表箱需要智能电表、智能水表、微距相机设备,可完成水电数据采集。中心管理平台提供用能检测、历史趋势查看、能耗报表,账单推送等功能…

  • 智慧校园中的物联网控制系统(智慧教室)

    智慧校园中的物联网控制系统(智慧教室)

    智慧校园中的物联网控制系统(智慧教室)包含:门禁控制、电源控制、能耗监测、多媒体控制、空调控制、窗帘控制、环境监测、视频监控等,系统结构如下: 物联控制系统利用物联网控制技术实现对实训室门禁、电源、多媒体、能耗、空调、窗帘、视频等前端物联控制设备进行统一管控,前端智慧门禁控制、智慧电源控制、能耗监测、多媒体控制、空调控制、窗帘控制、智慧教育网关等物联控制设备均采用总线型架构组网,所有前端控制采集设备全部接入智慧教育网关(以下简称“网关”),由网关进行统一管控(智慧教育网关具备边缘计算能力和独立的…

- 联 系 我 们 -

+86 186-2315-0440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子邮箱:i@zzptech.com

工作时间:9:00~18:30,工作日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