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博物馆)1000件珍贵革命文物为主要信息采集对象。通过对文物高清二维信息和三维信息的采集,构建革命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库,并构建“云展览”,同时兼顾数据的存储和利用功能。最后通过基于革命文物的微视频宣传方式,打造革命文物传播展示应用典型示范案例。

本本取自公开招标的技术方案,该项目招标控制价约286万元。其项目指标是:

  1. 革命文物数字化采集内容
    • 完成800件精品革命文物超高清图片数据采集和加工处理;(文物清单见附件1)
    • 完成200件精品革命文物的三维扫描与三维建模制作;(文物清单见附件2)
  2. 数字化保护成果转化内容
    • 完成1个革命文物“云展览”场景制作加工;
    • 完成20个革命文物微视频制作。

首先选取800件馆藏革命文物,使用全画幅高清数码相机针对不同类型和形态的文物拍摄多角度高精度照片,精度达到出版级并保存数字底片;其次,选取200件馆藏革命文物,通过激光扫描仪建立文物的高精度点云数据,对点云数据进行加工生成3D数字模型;对文物进行高精度拍摄,获取文物表面高精度纹理照片,然后与之前得到的3D模型进行贴图处理,通过后期艺术加工,将扫描的文物还原为高精度3D虚拟文物,可以全方位展示观察。3D文件保存格式为OBJ+STL+PI3三种,可支持多种3D软件的应用。第三,建设馆藏革命文物“云展览”,实现革命文物价值的延伸,打造“永不落幕的展览”。最后,基于典型革命文物,制作微视频,实现新媒体+数字文物的宣传推广应用。

1 高清二维数据采集

项目将使用全画幅高清数码相机拍摄可移动革命文物,针对不同类型和形态的文物拍摄多角度高精度照片,精度达到出版级并保存数字底片;全画幅高清数码相机拍摄文物表面纹理,以适合三维贴图;针对书籍,拍摄全部文字内容,同时转为电子文档,或采用零边距扫描仪扫描文字内容同时转为电子文档。

  • 拍摄对象:书籍、画稿、图册、平面纹理等二维文物
  • 设备与器材:
    • 相机: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
    • 镜头:标准镜头(建议:50mm标准镜头、100mm微距镜头、200mm长焦镜头)
    • 云台:节点云台,球形阻尼云台
    • 三脚架:全部展开高度不低于160cm
    • 色卡:专业校色卡
    • 摄影灯:标准光源,D65光源,色温6500K,功率18W
    • 小型手动转台
    • 不同刻度比例尺
    • 二维滑轨:适宜二维文物长度的直形双轨。
  • 拍摄环境:拍摄环境的搭建应遵守以下标准,确保文物在安全范围内。
事项内容
拍摄地点选取符合文物展藏品拍摄的场地,不受外界环境光线的影响
拍摄环境搭建摄影平台,布置灯光,摆放色卡标尺,再次检查用电安全与设备安全,用电线缆应用胶带固定于地面。
拍摄对象的摆放藏品应垂直固定于平整的物体或是墙体的表面,藏品底部距离地面高度不小于1m
拍摄距离将立体轨道和藏品水平摆放,距藏品距离不小于被摄藏品的宽度(安全距离)
拍摄温度现场安置温度检测设备,在安全范围允许的情况下开展工作。
拍摄湿度现场安置湿度检测设备,在安全范围允许的情况下开展工作。

拍摄前的准备:做好对拍摄对象的环境以及是否允许试用三脚架、闪光灯等前期准备;检查拍摄地点用电安全;检查相机、镜头、色卡、标尺、三脚架、清洁工具、快装组件、二维滑轨等装备是否安装牢固,设备是否完好。确认无误后,请库管员摆放藏品。 遵照以下参数,设置相机拍摄模式:

事项内容
相机拍摄模式手动模式(M档)
图片格式JPEG+RAW
白平衡自动
对焦模式单次AF
光圈f=5.6
感光度iso=100
  • 设置曝光值(试用矩阵测光或平均测光、包围曝光模式、快门速度和感光度):包围曝光模式(±3档);
  • 用移轴拍摄模式进行拍摄时:将相机安装在立体轨道上,调整相机位置水平放置,相机与被摄藏品保持平行。用亿像素拍摄方法拍摄完整的亿像素照片时,每平米拍摄100张照片
  • 拍摄后的检查:检查曝光值、清晰度,及是否有漏拍等情况,确认无误后,请库管员收回藏品。
  • 储存和备份:异机保存两份,并用1000G以上的移动硬盘保存;在拍摄完毕后第一时间备份原始拍摄素材;备份的文件名称(时间+地点+场景名+图像原始名),填写拍摄工作表格及存储表格。
  • 采集标准
    • 亿像素图片的格式:PSB(大型文件格式)
    • 亿像素图片的尺寸:不低于1亿像素
    • 亿像素图片的文件大小:不低于300M(PSB格式)

2 文物三维数据采集

通过激光扫描仪建立文物的点云数据,然后对点云数据进行加工生成3D高精度数字模型;同时对文物进行高精度拍摄,获取文物表面高精度纹理照片,然后与之前得到的3D模型进行贴图处理,通过后期艺术加工,将扫描的文物还原为高精度3D虚拟文物,可以全方位展示观察。3D文件保存格式为OBJ+STL+PI3三种,可支持多种3D软件的应用。

拍摄对象:陶瓷、青铜、石质等不同材质的馆藏革命文物。拍摄器材,略。

事项内容
拍摄地点选取符合文物展藏品拍摄的场地.
采用柔光箱选择边长、宽、高大于1m的桌子,根据藏品的体积选择合适的柔光箱,并放置桌子中心
采用转台根据藏品底部直径大小,选择合适的手动转台,并放置柔光箱内部,居中水平放置,
将带有刻度的标定物放置转盘上方,(标定物放置的位置,标定的圆心要与转盘的
圆心重合,以保证转盘旋转的过程中,标定物和放在标定中心的藏品不会偏离中心)
藏品的大小不同,选择标定物的型号也不同,按藏品大小,选择25CM或40CM直径
的标定物。藏品由专业人员水平放置转盘中心,并保证整个拍摄过程藏品安全
拍摄距离将立体轨道和藏品水平摆放,距藏品离不小于被摄物体的宽度(安全距离)
拍摄角度拍摄文物前、后、左、右、上部、底部六个方位高精度形状纹理图形资料,各个角度
全景高精度照片和微距近景照片(照片重叠度大于30%)
拍摄灯光分别在柔光箱左侧右侧和上方放置摄影灯(安全范围内),并调整灯光参数已达到
最佳拍摄效果
拍摄温度现场安置温度检测设备,在安全范围允许的情况下开展工作。
拍摄湿度现场安置湿度检测设备,在安全范围允许的情况下开展工作。

拍摄流程:

拍摄步骤拍摄内容
第一步由馆方提供不小于20平米的工作场地以及电源,搭建拍摄场地(文物摆放平台、
背景纸、导轨安装、灯光准备),贴点准备,文物的移动由博物馆相关工作人员
安排并实施,以最大限度的保障文物的安全。同时,如果有的文物需要避免光线
直接照射的,需要提供有自然光的室内拍摄场地。
第二步对文物分类进行高精度3D扫描,保存数据。
第三步将相机安装在三脚架上,并固定,三脚架与藏品平行摆放,距藏品距离大于三
脚架的高度。
第四步调整相机位置,将镜头中心与藏品中心在一条中心线上,由博物馆藏品管理员在保证
藏品安全的情况下转动转台(根据标定物的刻度从0°开始转动每10°转一次,共计转动
36次),每转动一次拍摄一张照片,水平方向共计拍摄36张照片
第五步调整相机位置,将镜头中心与藏品底部中心在一条中心线上,调整相机上仰45°,由专业
人员在保证藏品安全的情况下转动转台(根据标定物的刻度从0°开始转动每10°转一次,
共计转动36次),每转动一次拍摄一张照片,此方向共计拍摄36张照片
第六步调整相机位置,将镜头中心与藏品顶部在一条中心线上,调整相机下俯45°,由专业人
员在保证藏品安全的情况下转动转台(根据标定物的刻度从0°开始转动每10°转一次,
共计转动36次),每转动一次拍摄一张照片,此方向共计拍摄36张照片;调整相机的
角度然后在另外一个角度拍摄36张,直至将物体的所有角度拍摄完整;
备注完整的物体360°的多图像由36×5=180张照片组成

3 “云展览”

2020 年新冠疫情发展成全球性事件后,对展览这样的“强线下行业”带来了极大挑战。但危机背后也隐藏着巨大的机会,此时,数字文化打破空间阻碍,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博物馆云展览系列活动是一次从形式上、技术上、管理上的数字文化经验挖掘和向着更高阶段中华文明传播模式探索的重要迈进。在国家文物局指导下,各地各级文博馆利用数字时代新思维塑造新 IP,通过数字技术促进主流价值在国内外的传播和影响力提升,取得了初步成效。十四五期间,以文物的全要素数字化采集为种子,以数字化采集基础上的云展览为切入点,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无限延伸的智能时代文博新生态, 是后疫情时代

“云展览”根据底层技术资源框架的不同,分为页面浏览型、数字孪生型虚拟空间型三种。页面浏览型制作相对简单方便、可拓展性强、形式更加灵活丰富。数字孪生展主要是指是基于博物馆已有的实体展览,通过拍照、测量、三维扫描等方式获得数据,对展厅进行数字化实景还原或者“三维重现”的在线虚拟展览。其展示场景与线下实体展览一般无二。虚拟空间展览是采用各种 3D 建模技术,脱离实体展览的原貌,在线上创建全新的虚拟场景来进行展示。它可以是对线下实体展览的补充和新角度的诠释,也可以是完全脱离现有的实体展览,而在云端独立生成的原生展览。

三种展现方式各有优缺点,本项目设计“云展览”以馆藏革命文物为主,无对应实体展览,且该项目经费有限,因此我们选择页面浏览方式“云展览”。

本项目旨在充分盘活馆藏革命文物资源,发展博物馆“云展览”业务,打造“永不落幕”的博物馆;有机融合线上线下系列服务,虚拟聚合全馆馆藏革命文物信息资源。“云展览”以文物为主,摒弃空间束缚,在页面浏览中可以了解文物概况,在展览空间中以弹出式卡片或者窗口为信息交互方式,依托于文物 3D/2D 数据采集资料,与文物各属性,增加交互,推送等功能。

云展览内容规划:本项目“云展览”以时间为轴,多维展示与之对应的革命文物,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凸显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人物和事件。

     制作“云展览”流程如下:

  • 云展厅建设:三维模型—-灯光、贴图、烘焙—-导入场馆模拟器—-网站链接。
  • 虚拟文物制作:
    • 珍贵革命文物影像数据—-模型贴图渲染—-压缩成网页展示格式—-网站展陈。
    • 珍贵革命文物三维数据—-模型贴图渲染—-VR渲染—-导入场馆VR文件—-虚拟现实体验—-VR眼镜等辅助设备体验—-现实场馆提供(条件允许可进行实施)。
  • 云展厅软件开发:文物数字化后将为展厅提供虚拟展示服务。虚拟展厅数字化展示与传播应用将平面媒体、空间媒体、影视媒体、网络媒体和移动新媒体等多种媒体通路运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三维影像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以数字化方式叠加起来完整呈现一个文物外延内涵的全貌展示系统。
  • 云展厅主要功能:
    • 进入程序的动画片头;
    • 展厅简介(配音);
    • 分单元导览;
    • 展品列表浏览;
    • 热点进入展品详情对展品的描述,精品文物的高清图及三维展示。
  • 云展厅实施要求:
    • 拍摄图像和视频的分辨率达到4000*2000。
    • 云展览制作前必须拟写或完善展览基本信息(展览介绍),采用空间3维建模技术,制作3维数据,并配套研发电脑端和手机端软件,电脑端还需提供Web植入插件(程序),确保在电脑(应用程序、网页)、手机、平板上对虚拟展360度任意角度漫游及观看。
    • 云展览制作时,必须对各个文物等建立热点,达到点击热点深入了解文物的效果。文物热点介绍方式支持文字、图像、音视频等多种手段。
    • 同时提供支持现有主流VR设备版本。
  • “云展览”发布渠道:从平台上分为:展示网站(PC、手机)、微信小程序、展厅交互展示终端系统。从功能上分为:主题展示、信息检索、分享互动、互联网融合互补应用、后台管理和互动多媒体现场展示终端。

4 革命文物微视频制作

微视频,指的是在电影和电视剧艺术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小型影片,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可观赏性。时长在5—10分钟左右的为mini微电影,30分钟左右为middle微电影。微视频之“微”在于:微时长、微制作、微投资,以其短小、精练、灵活的形式风靡于互联网。

 通常情况下,微视频主要通过掌上设备、笔记本电脑等新媒体平台,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有着完整的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最终的成品是有着完整故事情节的“微(超短)时”、“微(超短)周期制作”和“微(超小)规模投资”的视频(“类”电影)短片。

为落实总书记“让文物活起来”的呼吁,展示重庆革命文化,让更多反映我国革命精神风貌的故事源远流长,拟拍摄以弘扬伟大社会主义革命,提倡社会正能量的系列微视频。系列微视频将分阶段,分主题进行构思和制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是社会各阶层人士学习的目标和前进的动力,也是指引我们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支撑。

(1)拍摄周期设定

系列视频的拍摄将分为前、中、后三个阶段进行,前期主要以确定每集的选题,和剧本创作为主;中期主要是拍摄阶段,拍摄地点和文物的选择将在前期阶段进行;后期以剪辑和特效包装制作为主。

制作周期:每集为20天(其中包括前期准备、中期拍摄、后期制作)

(2)拍摄主题设定

系列微视频将按照时间序列划分主题,均围绕“红色革命”展开,讲述着革命烈士顽强战斗的事迹,以及一个个英雄人物,一段段难忘的历史。

(3)由主题设定故事

系列微视频的每个主题下要分成5个小故事,又这十个小故事来充分介绍和说明主题。系列微视频共计4大主题、每个主题下5个小故事,共20个小故事,每个小故事2-5分钟。

(4)细节实施

  1. 拍摄素材整理:筛选拍摄的镜头,将可用的镜头按照场序进行排列。选取可用做场景过度的空景,为之后的影片剪辑做准备。
  2. 剪辑:按照剧本场序将每场的镜头剪辑好,选取适合的配乐,按照音乐的时长将没场镜头剪辑起来并调整部影片的节奏,控制影片的情绪,将高潮放在最后。
  3. 调色特效:制作影片的片头片尾,对整部影片的色调进行调整,是画面更加丰富好看。

相关文章

  • 博物馆数字化保护项目实施规范和进度管理

    博物馆数字化保护项目实施规范和进度管理

    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馆藏文物以纸质文物居多,本次规范编制将以本项目为依托,结合近年来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的实施经验,通过本项目的建设成果,包括本项目所使用的技术框架、数据格式、功能设计、管理要求等内容,尝试建立一套纸质革命文物数字化保护工作规范,未来对红岩馆后续的数字化保护项目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 规范编制目标 第一,革命文物数字化保护工作规范应包含技术要求、合格评定、管理运营等方面工作内容,构成一套完整的纸质革命文物数字化保护工作规范。 第二,制订的系列工作规范能…

  • 革命历史博物馆文物数字化资源采集方案(数字文博)

    革命历史博物馆文物数字化资源采集方案(数字文博)

    近年来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已经实施了多期数字化保护项目,馆藏三级以上文物大部分都完成了文物数字化信息采集工作,已经留存了大量平面文物,如信件、报刊、书籍、档案文档的高精度电子图片资料,以及部分重点革命文物的三维扫描模型等文物数据资料。在本次馆藏革命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中,特意选取了不同年份、不同材质、不同保存状况且亟待修复的部分文物进行本体数据采集。同时,针对馆藏平面文物部分,数字化采集工作选取了部分馆藏文物进行平面高精度扫描做信息留存,文物本体信息结合高精度的数字化扫描内容的数据信息,一方面丰…

  • RFID智能图书馆整体解决方案(项目现状/建设意义/技术方案)

    RFID智能图书馆整体解决方案(项目现状/建设意义/技术方案)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知识越来越渴求,使图书馆人流量日益增大,管理难度逐年加大,陈旧的管理、服务越来越不能适应读者和环境日新月异的变化。为了改善读者的学习环境,使读者更方便、快捷、舒适的学习和接受服务,图书馆需建立“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我们集多年实际经验开发的“X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是实现图书馆管理的基础应用软件,是国内一套专业、功能齐全的图书馆管理软件,而且现在在国内广泛应用。为响应书香校园,全民阅读,本系列文章之图书馆管理系统是自主研发的更智能、更有芯的RFID智能化图书管理系统、图书…

  • 什么是RFID图书馆? RFID智能图书馆系统组成

    什么是RFID图书馆? RFID智能图书馆系统组成

    随着科技的发展,RFID技术应用到图书馆已经成为普遍现实。为提高图书馆的智能化管理水平,图书馆采取了很多方案,为实现一站式管理和实现全面智能化管理,智能化图书馆方案通过传统借还方式与RFID自助相结合的形式来解决从传统借还转变至完全自助借还过渡性的障碍。同时也让读者体验到自助借还的方便,待完全成熟后,进行全面实施智能化管理,包括藏书智能化管理,读者借阅,图书结构智能化分析。 1 RFID智能图书馆系统组成 2 什么是FRID 射频识别(RFID)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可以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

  • 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功能介绍(北创图书馆)

    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功能介绍(北创图书馆)

    本系列文章介绍的图书管理系统采用C/S架构 ,后台数据库使用的是比较流行的SQL SERVER数据库,全面兼容主流数据库版本。图书管理系统可以配合条码扫描枪、校园一卡通的IC卡、ID卡使用。软件功能强大,操作简单,是一款符合图书馆相关规定和标准的图书管理软件。软件提供试用版,用户均可联系我们获取免费下载版本……众平是北创图书馆特约合作伙伴。 1 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拓扑 以上网络拓扑图主要是体现的了网络一体化,用一个服务器通过内部局域网形成一个整体,让图书管理员和读者都能在同时同步的更好的管理和…

  • 智能图书馆核心设备介绍(图书查询机/借还书机/FRID安全门/盘点车)

    智能图书馆核心设备介绍(图书查询机/借还书机/FRID安全门/盘点车)

    从图书馆的整个发展来看,分为三个阶段:传统图书馆、现代图书馆和RFID智能图书馆。传统图书馆的管理方式是纯手工登记管理,目前我国现代图书馆的图书流通管理全部采用磁条和条码系统居多,磁条为安全功能,条码为馆藏标识功能。本篇文章介绍RFID智能图书馆中的核心设备,为了方便阅读俭省了部分硬件参数,需要了解更多方案的请查看目录或联系客服。 1 标签转换系统装置 图书条形码编号写入到RFID电子标签中,使得图书唯一识别编号跟RFID电子标签唯一识别号绑定。使得RFID技术与现有的图书数据做对接。功能要求:…

- 联 系 我 们 -

+86 186-2315-0440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子邮箱:i@zzptech.com

工作时间:7*24h,全年无休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