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文章目录
文章目录
  1. 1. 基本要求
  2. 2. 信息设施系统要求
  3. 3. 安全防范系统设计
  4. 4. 布线系统要求
  5. 5. 防雷与接地要求
  6. 6. 智能化设备安装要求
  7. 7. 无障碍信息服务

建筑智能化系统的设计和施工要求了高效的信息服务和可靠的运行保障。本文围绕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基本要求、信息设施、安全防范、布线系统、防雷接地及设备安装等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各项设计注重规范性、安全性和高效性,确保智能化系统的功能满足建筑的实际需求。

在施工与使用过程中,需特别关注设备的选型和布线细节,强化对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并在节能技术和产品应用方面实现建筑能耗的优化。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系统运行效率,确保长期安全、稳定的使用。

弱电智能化工程通用设计说明(弱电系统通用方案)

1. 基本要求

1.1 建筑智能化系统功能

  1. 系统应具备为建筑人员和设备提供信息服务的功能,并能在系统故障时及时报警。
  2. 智能化设备用房的环境条件需满足系统运行要求,面积及布置应留有布线间距和安全操作空间。

1.2 设备用房设计要求

  1. 不应设在经常积水的场所下方,需采取防水措施。
  2. 无关管道和线路不得穿越设备用房,正上方不应设置水管道。
  3. 地面标高应高出本层楼地面不少于 0.10m,地下层不少于 0.15m。

1.3 施工及验收

  1. 母线槽、电缆桥架穿越建筑变形缝时,应设置补偿装置。
  2. 建筑电气工程和智能化系统工程应严格执行运行维护方案,施工验收需注重设备运行和用电安全。

2. 信息设施系统要求

2.1 信息接入和网络系统

  1. 信息接入系统需满足公共信息和专用信息接入的功能,配套通信网和有线电视网设施。
  2. 信息网络系统需具备信息安全设备和网络安全管理功能,满足使用需求和传输要求。

2.2 通信与广播系统

  1. 公共建筑应配套移动通信设施,确保信号覆盖地下空间和电梯轿厢。
  2. 公共广播系统需支持实时语音广播,紧急广播具有最高优先级,信噪比不低于 12dB。

2.3 厅堂扩声系统

  1. 扩声系统对服务区以外区域不得造成噪声污染,扬声器系统需具备安全防护措施。
  2. 会议系统应与火灾报警系统联动。

3. 安全防范系统设计

3.1 基本规定

  1. 安防系统需覆盖实体防护和电子防护,运行期间须防止非授权操作。
  2. 安防设备应通过专用回路供电,具备防破坏报警功能。
  3. 系统需设置登录安全措施,避免使用弱口令,防止网络安全漏洞。

3.2 视频监控与入侵报警系统

  1. 视频监控应覆盖保护区域,支持图像采集、传输、存储和回放功能,存储时间不少于 90 天。
  2. 入侵报警系统需具备对非法进入、断路短路的报警功能,并能准确记录和显示警情。

3.3 出入口控制与停车管理

  1. 出入口控制系统需满足紧急状态下人员通行要求,具备断电备用供电功能。
  2. 停车管理系统需支持车辆识别、防砸车和紧急人工开启功能。

4. 布线系统要求

4.1 室内布线

  1. 电力线缆、控制线缆与智能化线缆需分开敷设,不得共用同一导管或桥架。
  2. 潮湿区域应采用防潮、防腐材料的导管,塑料导管应选择中型以上规格。

4.2 室外布线

  1. 室外埋地敷设的线缆需采取保护措施,不得与地下管道平行布置。
  2. 转角、分支处需设置人(手)孔井,井位不得设置在散水或建筑物门口。

4.3 电缆桥架敷设

  1. 金属电缆桥架每隔 20-30m 应可靠接地,进出配电箱时需采取防水措施。
  2. 桥架通过防火分区时,需用防火材料填充密封。

5. 防雷与接地要求

5.1 防雷装置

  1. 建筑物地下一层的金属构件、管道需与防雷装置做等电位连接。
  2. 防雷装置应整合金属框架、管道等自然构件,形成统一接地系统。

5.2 智能化系统接地

  1. 智能化系统采用 TN-S 或 TN-C-S 接地方式,接地电阻应小于 1 欧姆。
  2. 机房设备外露金属部分应等电位连接,并采用截面积不小于 25mm²的铜导线接地。

6. 智能化设备安装要求

6.1 设备安装规范

  1. 设备安装需牢固可靠,并采取防坠落措施。吊装设备需能承受设备重量及附加外力。
  2. 导线连接应采用连接器或搪锡工艺,端子连接需加装接线端子。

6.2 特殊场所设备

  1. 屋顶天线应采取防坠落措施,避免设备损坏时伤及人员。
  2. 显示屏单元搬动时应断开电源和信号线缆,禁止带电操作。

7. 无障碍信息服务

  1. 无障碍开关和面板的高度应在 0.85m 至 1.10m 之间,并易于识别和操作。
  2. 公共场所需提供语音或文字辅助服务,确保听觉或视觉障碍者能够获取必要信息。

本文从设计、施工、运行等方面系统介绍了建筑智能化的各项要求,提供了全面的技术和管理参考,以保障智能化系统的高效实施和安全运行。

相关文章

  • 现场勘察记录表,综合布线系统勘察设计记录

    现场勘察记录表,综合布线系统勘察设计记录

    本文分享一个通用的《现场勘察记录表》,适用于综合布线系统、安防监控系统、网络系统、机房建设等项目的前期勘察设计。文档共三页,内容详实,设计合理,欢迎下载~

  • 某学校弱电智能化施工图全套(系统图、平面图、大样图等)

    某学校弱电智能化施工图全套(系统图、平面图、大样图等)

    本系列文章文本部分来自某学校弱电智能化施工图的设计说明,套图共 6 个 DWG 文档,内含 89 张图纸,包含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信息发布、智慧校园、能耗管理、机房建设等多个子系统的平面图施工图、系统图和大样图。有需要的朋友可在本文下载,本文之材料来自公开渠道,分享在此仅供学习参考! 1. 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某教育建筑新建工程,位于长沙市雨花区红星片区天湘路与红星一路交界处。项目规划用地面积约 39,534㎡,其中学校净用地面积为 36,134.08㎡,总建筑面积为 51,944.75㎡(计容…

  • 智慧园区解决方案:人员管理系统

    智慧园区解决方案:人员管理系统

    本文系智慧园区解决方案的其中一篇,主要内容是人员管理系统(或称人员通道管理系统),考虑到阅读方便,本文将标题往上提了一级。 1. 人员管理系统系统组成 针对人员出入口通道控制系统的管理需求,结合实际管理状况,传统方案设计所有进出人员通道控制区域的人员均需刷卡认证后方可通行,但容易出现卡片被盗的情况。 宇视人员管理系统依托于人脸识别技术,通过人脸速通门、人脸门禁来进行人员的权限管理。本系统可将人防和技防有效结合,防止未授权人员随意进入受控区域,确保内部安全及休息、工作不被打扰,实现较为理想的管理目…

  • 人脸梯控系统的组成部分和部署方案

    人脸梯控系统的组成部分和部署方案

    梯控系统是根据用户的权限,实现对停靠楼层的管理。用户通过人脸特征在人脸门禁一体机完成身份认证,人脸门禁一体机将认证的信息传送至梯控主机,而梯控主机完成楼层控制,对授予楼层权限的人方可使用该楼层的电梯按钮并只到达被授权层。 1. 人脸梯控系统架构 系统由用户的人脸特征、人脸门禁一体机、梯控联动模块、梯控主机、管理工作站及系统管理软件等组成。系统架构如下图所示: 2. 人脸梯控系统前端设计 1)人脸门禁一体机 目前前端设备选择壁挂式的人脸门禁一体机。而在梯控应用中,人脸门禁一体机需要设置为读卡器的模…

  • IT 设备安装要求(通用网络、监控、布线产品安装规范)

    IT 设备安装要求(通用网络、监控、布线产品安装规范)

    分享一篇信息系统设备、线缆的安装标准(规范),不同于那些国家标准大部头,本文分享的实施标准可能更低一些,兼顾安全、经济和可操作性,比较实用。 1. 明确要求、方法 施工负责人和技术人员要熟悉网络施工要求、施工方法、材料使用,并能向施工人员说明网络施工要求、施工方法、材料使用,而且要经常在施工现场指挥施工,检查质量,随时解决现场施工人员剔除出的问题。 2. 掌握环境资料 尽量掌握网络施工场所的环境资料,根据环境资料提出保证网络可靠性的防护措施: 为防止意外破坏,室外电缆一般应穿入埋在地下的管道内,…

  • 海关智能云卡口数据采集系统(系统架构&功能简述)

    海关智能云卡口数据采集系统(系统架构&功能简述)

    传统的海关卡口系统的状况是每个通道建立一个卡口岗亭,岗亭中放置一台工控机和该卡口相关的设备,每个工控机中独立部署一套卡口系统。卡口上所有的前端设备都与工控机直接相连。卡口系统功能相对单一,只简单的负责卡口车辆的验放。传统通道卡口通道系统在业务高速发展、业务越来越复杂化、系统功能智能化、卡口数据多维化的今天,其局限性越来越明显,甚至很多传统的卡口系统已经制约了物流信息化业务拓展。 本次仙桃综保区智能云卡口系统采用集中采集与控制管理的云卡口模式进行建设,卡口通道不需要嵌入式工控机或普通工控机,所有设…

- 联 系 我 们 -

+86 186-2315-0440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子邮箱:i@zzptech.com

工作时间:9:00~18:30,工作日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