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规范重庆XX中学系统建设和工程项目测试验收准则,特制订本管理制度。本制度适用于系统建设或信息工程类项目的测试和验收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和其他信息系统工程类项目的测试和验收主要由网络安全办公室负责,必要的时候可协调相关科室使用人员参与测试和验收。


第一章 目的

第一条 为规范重庆XX中学系统建设和工程项目测试验收准则,特制订本管理制度。

第二章 范围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重庆XX中学系统建设或信息工程类项目的测试和验收管理。

第三章 职责

第三条 信息系统建设和其他信息系统工程类项目的测试和验收主要由网络安全办公室负责,必要的时候可协调相关科室使用人员参与测试和验收。

第四章 管理细则

第四条 程验收的内容包括全面检验工程项目所实现的安全功能,设备部署、安全配置等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工程 施工质量是否达到预期指标,工程档案资料是否齐全等方面。在通过安全测评或测试的基础上,组织相应信息安全专家进 行工程验收。大型项目可参照《GB/T 20282—2006 信息系统安全工程管理要求》。一般项目可按照以下三步骤进行项目测试验收工作。

第五条 安全测评阶段应制定投产与验收测试大纲,在项目实施完成后,由网络安全办公室和项目承接单位共同组织进行测试。

第六条 对于第三级以上的应用系统整改建设,由网络安全办公室委托第三方测试单位对系统进行安全性测试,并独立不受干扰地出具安全性测试报告。

第七条 在测试大纲中应至少包括以下安全性测试和评估要求:

  1. 配置管理:系统开发单位应使用配置管理系统,并提供配置管理文档;
  2. 安装、生成和启动程序:应制定安装、生成和启动程序,并保证最终产生了安全的配置;
  3. 安全功能测试:对系统的安全功能进行测试,以保证其符合详细设计并对详细设计进行检查,保证其符合概要设计以及总体安全方案;
  4. 系统管理员指南:应提供如何安全地管理系统和如何高效地利用系统安全功能的优点和保护功能等详细准确的 信息;
  5. 系统用户指南:必须包含两方面的内容:首先,它必须解释那些用户可见的安全功能的用途以及如何使用它们, 这样用户可以持续有效地保护他们的信息;其次,它必须解释在维护系统的安全时用户所能起的作用;
  6. 安全功能强度评估:功能强度分析应说明以概率或排列机制(如,口令字或哈希函数)实现的系统安全功能。例如,对口令机制的功能强度分析可以通过说明口令空间是否有足够大来指出口令字功能是否满足强度要求;
  7. 脆弱性分析:应分析所采取的安全对策的完备性(安全对策是否可以满足所有的安全需求)以及安全对策之间的依赖关系。通常可以使用穿透性测试来评估上述内容,以判断它们在实际应用中是否会被利用来削弱系统的安全。
  8. 测试完成后,项目测试小组应提交《测试报告》,其中应包括安全性测试和评估的结果。不能通过安全性测试评估的,由测试小组提出修改意见,项目开发承担单位应作进一步修改。

第八条 测试通过后,由项目应用单位组织进入试运行阶段,应有一系列的安全措施来维护系统安全,它包括处理系统在现场运行时的安全问题和采取措施保证系统的安全 水平在系统运行期间不会下降。具体工作如下:

  1. 监测系统的安全性能,包括事故报告;
  2. 进行用户安全培训,并对培训进行总结;
  3. 监视与安全有关的部件的拆除处理;
  4. 监测新发现的对系统安全的攻击、系统所受威胁的变化以及其它与安全风险有关的因素;
  5. 监测安全部件的备份支持,支持与系统安全有关的维护培训;
  6. 评估大大小小的系统改动对安全造成的影响;
  7. 监测系统物理和功能配置,包括运行过程,因为一些不太显眼的改变可能影响系统的安全风险。
  8. 在《试运行情况报告》中应对上述工作做总结性描述。

第九条 系统安全试运行过后,网络安全办公室可以组织由项目开发承担单位和相关部门人员参加的项目验收组 对项目进行验收。验收应增加以下安全内容:

  1. 项目是否已达到项目任务书中制定的总体安全目标 和安全指标,实现全部安全功能;
  2. 采用技术是否符合国家、行业有关安全技术标准及规范;
  3. 是否实现验收测评的安全技术指标;
  4. 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各种文档资料是否规范、齐全;
  5. 在验收报告中也应在以下条目中反映对系统安全性验收的情况:
    1. 项目设计总体安全目标及主要内容;
    2. 项目采用的关键安全技术;
    3. 验收专家组中的安全专家出具安全验收评价意见;

第十条 验收人员行为准则

  1. 验收监测或调查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应当对建设项 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或验收调查报告结论负责;
  2. 建立严格的质量审核制度和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技术规范和技术要求,开展验收监测或调查工作和编制验收监测或验收调查报告,并接受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日常监督检查;
  3. 验收监测报告或验收调查报告应当如实反映建设项 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落实情况及其效果;
  4. 禁止泄露建设项目技术秘密和业务秘密;
  5. 在验收监测或调查过程中不得隐瞒真实情况、提供虚假材料、编造数据或者实施其他弄虚作假行为;
  6. 验收监测或调查收费应当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 规定;
  7. 不得在验收监测或调查工作中为个人谋取私利;
  8. 不得进行其他妨碍验收监测或调查工作廉洁、独立、 客观。

第十一条 因为各工程项目的交付系统不同,该管理制度不附带过程记录文档。但项目测试验收阶段,必须由信息中心按照本管理制度规范,要求工程项目承建商出具以下三类过程报告:

  1. 系统测试记录
  2. 系统测试报告
  3. 系统验收报告

相关文章

  • 集团公司信息安全方针与政策模板

    集团公司信息安全方针与政策模板

    此前说到,一个系统若没有有效的制度协助管理运营人员来管理,那么即便再好的系统和设备,不日也会逐渐臃肿直至瘫痪。公司也是一样,良好的公司制度有助于企业健康、快速的发展;本篇分享的公司信息安全方针与政策,可作为公司制度的一部分,合理应用将有效地保障企业的信息资产安全。以下内容来自于网络,众平稍作修改分享。 XX公司信息安全方针与政策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本方针政策旨在为重庆众平科技有限公司(Chongqing Zhongping Technology Co., Ltd.,下同)及其所有子公司、分支…

  • 文件评审及发布制度(通用文档)

    文件评审及发布制度(通用文档)

    本制度由信息安全工作小组的主体部门网络安全办公室负责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的维护,包括制订、修订和评审,由信息安全领导小组负责体系文件的批准、发布和作废。 第一章  目的 第一条 为规范重庆 XX 中学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的制订、修订及评审,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 范围 第二条 本管理规范适用于信息安全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对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的维护管理。 第三章  职责 第三条 由信息安全工作小组的主体部门网络安全办公室负责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的维护,包括制订、修订和评审,由信…

  • 智慧城市建设与大数据安全问题研究

    智慧城市建设与大数据安全问题研究

    通过对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架构、大数据安全等内容进行研究,归纳整理了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大数据安全问题。通过分析大数据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给出提升大数据安全能力的方案建议,从而保证智慧城市建设中真正实现数据融通、信息安全,进而促进智慧城市建设持续、健康发展。 这是一篇原载于《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2020 年 11 期)》的论文,作者是徐明慧等人,本站分享仅限技术交流学习之用。 1. 引言 随着“网络强国”战略、“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和“数字中国”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智慧城市建…

  • 信息系统授权及审批管理

    信息系统授权及审批管理

    为规范重庆XX中学信息安全管理各环节的审批流程和审批责任人,特制订本规范。本管理制度适用于重庆XX中学信息系统相关的所有授权和审批事项,明确各相关管理环节授权和审批的部门和责任人。 第一章 目的 第一条 为规范重庆XX中学信息安全管理各环节的审批流程和审批责任人,特制订本规范。 第二章 范围 第二条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重庆XX中学信息系统相关的所有授权和审批事项,明确各相关管理环节授权和审批的部门和责任人。 第三章 职责 第三条 网络安全办公室负责制订该规范并报信息安全领导小组审批通过后,由重庆X…

  • 数据中心的主机安全建设,系统加固策略

    数据中心的主机安全建设,系统加固策略

    数据中心的主机包括物理服务器和虚拟化云主机,所有主机都面临入侵和攻击的风险。主机安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对于数据中心的服务器和云主机,无论系统或应用本身安全与否,都可能存在漏洞,安全管理员应负责定期(例如 1 月/次)对包括物理服务器和云主机等进行安全加固。系统加固策略包括: 1、使用 GRUB 的 password 参数对 GRUB 设置密码,防止通过编辑 GRUB 启动参数轻松的进入单用户模式从而修改 root 密码,从而造成安全隐患; 2、对 ssh 服务进行加固,关闭 root 账号远程…

  • GB/T 28451-2023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入侵防御产品技术规范

    GB/T 28451-2023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入侵防御产品技术规范

    《GB/T 28451-2023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入侵防御产品技术规范》是中国国家标准委员会发布的一项重要技术规范,旨在为网络入侵防御产品的开发、评估和实施提供明确的技术要求和操作指南。该标准对网络入侵防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应对日益复杂的网络安全威胁环境中,帮助组织有效防御来自内外部的各类入侵。 1. 标准背景与意义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攻击手段和方式也不断升级,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从数据泄露到拒绝服务攻击,从网络入侵到病毒传播,网络安全的威胁愈加严峻。为了应对…

- 联 系 我 们 -

+86 186-2315-0440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子邮箱:i@zzptech.com

工作时间:9:00~18:30,工作日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