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环监控系统,实现在统一视图上的监控、运维、运营、能效等管理工作,降低故障和能耗,提升整体运维效率及运营水平,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本文所述之功能,其实已经远超常规动环监控系统了。更是一个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管理平台(DCIM),仅供参考。
1. DCIM 平台性能要求
- 机房楼监控管理系统的总数据处理容量应不低于百万级别点位需求;所有的监控服务器均要求基于 TCP/IP 的通讯网络构架;支持 B/S 结构,7*24 小时不间断运行,监控主机冗余配置,A 和 B 主机分别由两路独立 UPS 电源供电,A 或 B 故障,切换时间不超过 20 秒。
- 当供电意外中断并恢复供应后,系统应从软、硬件两个方面进行自动恢复;
- 系统要求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扩容性能,能够支持 RS232、RS485、RJ45 等各种接口,支持 MODBUS、BACnet(BACnet/IP)、TCP/IP、SNMP 等通讯协议。
- 机房楼监控系统必须实时、准确的显示所有监控信息,满足但不限于以下性能指标:
- 前端设备数据采控时间<5S;
- 远程监控数据刷新时间<6S;
- 短信、电话报警发出响应时间<30S;
- 支持 20 个以上 IE 客户端同时访问;
- 要求一个信号周期(完成对管辖范围内所有设备的数据采集、存储和显示)应控制在 6 秒内;
- 存储周期:支持分钟级数据的存储周期(可调整)。
- 机房楼监控系统要求具备远程浏览功能,在远程操作界面上不同权限用户所查看的界面、监控的对象、操作内容各不相同,并可实现在各个客户端设立独立的主界面,提供人性化管理,远程操作终端要求具备一定控制与管理功能,如权限修改、报警设置、阀值设置等功能;
- 机房楼监控平台北向支持甲方相关规范,将所有的监控测点及重要告警信息实时传输给 DCIM 平台、智能化信息集成平台;
- 机房楼监控平台南向支持甲方相关规范,将设备的测点名称和告警名称等进行统一;
- 动环监控系统须具备自我诊断功能,能自动校验采集器、传感器是否正常工作,满足监控系统自我监控、分析及告警功能;
- 系统实时数据库和历史数据库要求独立运行,要求数据库为主流标准数据库类型;
- 系统支持时钟同步功能;
- 系统要求按 20%的扩展容量预留点位及采集器端口;
- 系统支持对空调设备的远程启停、温度参数设定等操作,相关功能仅支持高级别权限用户操作。
- 任何情况下,监控系统均不能由于系统自身的原因,给监控设备的正常运行带来任何影响。
2. 机房系统大数据展示要求
- 系统要求采用友好的中文操作界面,提供各种绘图元素,以便管理人员进行界面修改。对于同一类型设备展示必须采用同一展示界面,减少软件界面,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 机房楼动环监控平台要求统一展示本机房楼各类设备的状态信息,展示界面为完全集中的界面,支持配置大屏展示内容,包含监控、管理统计数据可在大屏一起展示;
- 具备一套完整的数据中心配电拓扑图,直观展示数据中心的配电结构、电力参数和电能使用情况。支持配电历史配置参数查询和历史监控查询。
- 动环系统支持 BA 系统的内容展示,在图上显示冷源相关设备状态、告警状态、主要参数,能够直观故障定位,显示设备货组件详细参数等,展示水流方向、水温、流量、压力等关键参数,单击设备显示设备详细参数;
- 末端侧支持按照系统图或平面图的形式展示空调设备的运行状态、参数、告警等信息,末端管路的压力流量,机房内温湿度、露点温度、压差等参数。
- 具备制冷视图功能:可以通过构建制冷系统拓扑,展示制冷系统连接关系,系统应支持制冷系统中冷量的关键测点定制,以及测量参数绑定。
- 具备配电视图功能:可以通过构建配电系统拓扑,展示配电系统连接关系,配电拓扑需采用 DL/T 1230-2016 专业标准图形绘制,系统应支持配电系统关键节点定制,以及测量参数绑定,支撑多层次、精细化的 PUE 评估。
- 系统需支持配电与制冷链路智能管理,以帮助用户在故障处理、应急演练等场景下快速查看系统运行状态,精准定位问题并缩短处理时间,具体功能要求如下:
- 支持从市电到机柜的供配电链路,支持配电路径的动态流图显示,支持显示各个空开状态。
- 支持基于供配电链路的故障影响分析,自动屏蔽无效告警与次生告警。
- 支持从室内的空调末端到室外的冷冻站的制冷链路,支持动态显示各个制冷设备的详细运行状态与水流流向,支持同时显示室外、室内的温湿度值。
- 支持配置大屏展示内容,包含监控、管理统计数据可在大屏一起展示,并可根据要求进行大屏页面定制;
- 系统需支持分屏轮播展示功能,支持自定义页面宽度、页面高度、分屏数量等配置。分屏展示应支持系统组态页面、URL 链接,当发生告警停止轮播。
- 系统应支持系统消息、通知公告功能。可发布企业内部公告,支持勾选定时发布时间、接受人、公共标题、公告等级以及公共内容等条件发送公告信息。
- 系统应具备自监控拓扑,并可实时监测采集站点状态信息、CPU 使用率、内存使用率、磁盘使用率。
3. 能效管理
支持能效指标的实时数据展示和历史数据统计查询,呈现能效使用趋势。能够按业主要求的时间周期计算相关 PUE、WUE、碳排放等能效数值,如每小时、每天、每月、每季、每年生成各能效值,支持 excel 导出,计算结果支持通过接口方式上送给业主指定平台。可展示整体和各房间 PUE 等参数。PUE、WUE、碳排放等指标的计算公式和取值支持用户自定义界面定义。支持分区域分层次统计和导出功耗、电能等。支持列表和图形等多种展现方式。
4. 容量管理
支持对机房各配电、暖通等基础设施设备额定容量、使用容量及电使用率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展示,支持图表多种展示方式。支持按不同时间维度,如每日、每月、每季、每年生成 UPS 负载率、空调使用率等的统计信息,并可根据甲方需求自动生成多种形式报表,支持报表模板及报表自定义。
5. 告警管理
- 告警级别具备分级管理功能,具备多地点、多事件的并发告警功能,不丢失告警信息;
- 具备多种告警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屏幕、语音报警、声光报警、电话报警、短信报警、APP 报警、电子邮件、工单报警等;按照甲方的告警分级进行设置,支持重要告警确认;
- 告警过滤:系统可对所有报警事件进行判断,分析各报警事件的因果关系,通过预先设定的逻辑关系,屏蔽部分报警事件,实现准确定位事件根源,从而提高了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设置过滤组可对过滤时间,过滤条件,以及过滤报警的描述进行设置;
- 告警屏蔽功能:系统应可结合实际业务需要,屏蔽掉不重要及无需体现的报警信息,并支持设置安全时段,可在系统页面上管理告警屏蔽策略,实现启动、禁用、模糊搜索、新增、删除、修改等操作。
- 告警升级:系统应具有当告警产生后,在指定的时间内没有消除,可以支持告警升级,以便提醒运维人员的注意。
- 系统实现统一告警,支持告警时间,设备,内容,确认人等信息的查询,并支持自定义时间报表格式导出;
- 支持批量设置、修改同类设备的告警阈值;对蓄电池电压等设备具备可根据不同阀值设定不同的告警级别;
- 系统应具备告警栏分栏展示功能,可按告警等级、设备类型、空间节点方式独立告警栏分类展示,应支持自定义不少于 4 个告警栏。
- 智能告警去重:系统应具备当异常设备在一定时间段内产生大量相同告警时,系统可支持设定自定义时间段内相同告警智能去重,在告警栏中智能收敛为一条告警信息。
- 发生报警时,无论在哪个界面,报警指示或对话框都需在第一画面弹出或显示。报警设备需要特殊标识并动态显示,故障响应不应小于 6s,要求对报警内容有事后分析功能,并提供自定义时段的报表和查询功能。
6. 报表管理
- 系统具备报表模板及自定义报表功能;在所有参数范围内,可自行选择任何字段组成新的报表模板,模板样式可保存到目录,便于下次调用;
- 可生成自定义组合条件的报表;(即在所有参数中可自行选择任何字段组成新的报表)
- 可根据实际要求定制不同格式及风格的报表;
- 可通过数据库的功能,对相关数据进行分类归组,利用系统报表组态功能,按用户定义形成报表模板,从而实现报表管理功能;
- 系统须允许用户根据需要选择生成单项报表或组合报表;
7. 权限管理
- 支持权限多级分类,区分各级别人员对系统的访问和操作能力;
- 可按区域、部门、职能等业务模式进行权限划分,便于权限的分级管理;
- 可以设定每个账户能够看到系统哪些界面、查看哪些设备的参数和报警;
- 每个账户可以设定主页,每次登录系统时先显示主页;
- 支持以组为单位进行批量授权,提高管理效率;
- 授权资源包括有功能、设备、页面等;
- 账户有效时间,年、月、星期、日、时间段任一组合。
8. 日志管理
- 系统日志应提供用户操作日志、告警日志,系统运行日志等,支持根据条件进行查询和导出。
- 系统日志原则上不可被任何人修改,除最高级用户外,系统日志也不能被删除。
- 支持系统日志保存时间由用户自定义,存储到期后由指定用户清理或自动清理。
9. 数据管理
- 数据过滤:系统应只备效据过滤能力,压缩冗余数据量,提高数据可用性,减少数据存储空间;并应支持过滤掉明显异常数据,避免瞬时产生的异常数据对运维管理造成的影响。
- 数据处理:系统应支持种过各种运算规则(包括但不限于算术运算、关系运算、逻辑运算、条件运算等)提供数据中心运维管理所需的数据信息,如数据中心 PUE 值。
- 数据提取:系统应支持各种关键数据的提取,包括但不限于最大位、最小值、平均位、首值及末值等。
- 数据存储:系统支持实时数据存储和整合数据存储功能,实时数据存储应支持秒级数据存储,以保障关键数据参数存储全面完整;整合数据存储应具备多种存储规则(包括但不限于时间间隔、绝对变化位、相对变化率),通过存储规则的组合配宜,可在数据存储完整可用的前提下减少数据存储空间。
- 历史数据:平台需能自动保存历史数据,支持甲方自定义数据保存时间,满足 3 年存储能力,可支持历史数据的定期清理,支持历史数据的导出备份。原则上,历史数据不可修改,可支持多种形式的历史数据曲线查询,并支持定义曲线时间段。
10. 联动控制要求
- 须具备图形化动态逻辑组态功能,实现不同监控设备或不同子系统间联动控制功能;
- 逻辑定义设定界面为友好、简易的图形化界面,无须编程实现,管理人员经过培训可掌握自行修改逻辑联动的方法;
- 联动功能实现为基于监控系统软件实现,不需额外增加硬件设备,修改联动逻辑也可以通过软件实现。
- 系统支持对空调设备的远程启停、温度参数设定等操作,相关功能仅支持高级别权限用户操作。
- 任何情况下,监控系统均不能由于系统自身的原因,给监控设备的正常运行带来任何影响。
11. 备份要求
- 机房楼管理平台须配置“双服务器+双数据库”,实现冗余配置;主备机可互相同步监控数据,互相监测运行状态,相互切换无需人工操作。
- 厂家深化时需提供更优方案或设备,最终需与甲方进行确认,按甲方意见执行。
12. 安全要求
- 系统涉及的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及应用等需满足安全基线管理要求。
- 应用安全管理要求包括不限于身份鉴别(身份认证、密码复杂度校验、登录失败处置、身份验证管理)、访问控制(权限划分、控制应基于服务端实现、防止水平/垂直越权)、安全审计(审计日志、日志内容)、存储安全(口令存储、硬编码敏感数据)、会话安全(会话标识唯一、会话退出)。
- 系统应通过业内主流漏洞扫描软件和防病毒软件检测,可以有效避免黑客攻击行为。需提供系统安全评测报告。
- 系统应采用用户名+暗码的登陆方式,支持用户密码强度校验,密码防猜,密码定期强制更改。支持时段控制,用户不在有效时段,则无法登陆系统。长期处于待机状态,系统应自动注销,持多次登录失败锁定用户。
- 系统应具备自动清除缓存、过滤、防止未认证下载,避免非法通过缓存链接进行登录。
展开文章目录